新小说

第677章 年轻时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3 / 7)

瑞眼里,李乐这些年,有些尸位素餐了。

“海总宪对南衙的情况是很清楚的。”李乐面露几分痛苦,最终还是为自己辩解了两句,他不是不想做,更不是瞻前顾后,实在是无能为力。

海瑞做过应天巡抚,应天这个留都什么情况,海瑞一清二楚,当初海瑞做应天巡抚,就办个徐阶贪腐案,最后落得个升官致仕的下场。

就南衙这情况,皇帝不亲自来处理,就是张居正这个首辅到了,又能如何呢?

海瑞听闻,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南衙的情况我确实清楚,这些贱儒,不会做事,但一定能坏事,精于内斗,浑身解数,都用在了内斗和秦淮河畔的娘们身上了,一群贱儒,还不如贪官污吏。”

海瑞开始掌反贪大事之后,接触了许多的贪官污吏,发现这些贪官污吏里面,有些是为了做事,只能同流合污,因为你不贪,就无法让同僚给你行方便,你无论想做什么,都做不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贪官污吏,即便是拿走一部分,还能把事儿给办了,而且还能办妥当,着实令人啧啧称奇。

这种现象,就非常的神奇,海瑞将其称为八面玲珑、糊裱匠。

所以海瑞在反腐抓贪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些人贪,但能力很强,真的能做成事儿,只要不触发谋反、谋逆这种红线,就会网开一面,有的不仅贪、还一事无成,甚至还胡乱攀咬,死不悔改,就会重罚。

但是这些个善于内斗的南衙诸官,在海瑞看来,连贪官污吏都不如。

“海总宪,我有一事不决,做事有些底气不足。”李乐思考了很久,才决定请教海瑞,他确实有很多想法想做,但却没有付诸于实践,不是怕做不成,也不是怕了那些门里横鬼,他就是担心做了反而是在作恶。

海瑞看着李乐,站了起来,思考了下,才说道:“我们这个地方叫下蜀镇。”

“建文四年六月初一,燕军在浦子口渡江,太子府的平燕将军盛庸拼死抵抗,燕军渡江失败,彼时成祖文皇帝打算议和北归,恰逢此时,汉王引兵来援,击败盛庸,逼降了太子府水师都督陈蠧,燕军顺利渡江。”

“六月初九,汉王朱高煦率兵抵达我们脚下,下蜀镇。”

“那时候建文君派了庆阳公主和燕军谈判,就是在我们这个地方,成祖文皇帝说裂土无名,只要奸臣,建文君非常清楚清君侧清的不仅仅是君王之侧,还有君王,和谈失败。”

“次日,建文君见议和无望,听从方孝孺建议,开始对南京城外坚壁清野,方孝孺说,燕军南下,不战自疲,只要能拖住,优势在我,建文君听信了方孝孺建议,开始派遣官兵,四处拆除屋宇,搬运粮草入南京城,带不走,就一把火烧掉,说是坚壁清野,但和纵兵抢劫,又有什么不同?”

“六月十三日,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燕军入城。”

海瑞讲解了一段下蜀镇的历史,太子府、建文君都是永乐年间修洪武朝实录的时候,对朱允炆这一脉的称呼,相应的,燕王府就是燕府、燕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