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年轻时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4 / 7)
庆阳公主不是朱元璋的女儿,是朱重五的女儿,也就是朱棣的堂姐,和朱棣从小长大,对朱棣极好。
在六月初一,燕军败给盛庸之后,燕军最能打的朱棣已经萌生退意,打到这个地步,他认为自己无力再进了,应天京城那绵延不绝的城墙,实在是太过于雄伟,但凡是朱允炆是个正常人,朱棣也只能来这里转一圈,最后还得和谈。
就连最激进的汉王朱高煦,也觉得可以和谈,因为和谈是在朱高煦驻军的下蜀镇发生的。
但是朱允炆就是不肯交出朱棣列出的奸臣来,哪怕是裂土分封,划江而治,也不肯交出,朱棣不同意,就只说裂土无名,只要奸臣。
李乐眉头紧蹙,他说自己底气不足,但这海瑞好像在东拉西扯,谈到了建文旧事,他思考再三摇头说道:“还请海总宪明示。”
既然是请教,不懂就问。
海瑞吐了口浊气说道:“就靖难之战兵临城下之时,燕军都不敢言必胜,彼时燕军的确后勤补给不足,渡江之后,多少有点无力再战,就是汉王也有退兵之意,你知道南京城墙建的有多好,打起来很不容易。”
“建文君但凡是能少听这些贱儒一句,也不至于失了天下,六月初九之后,纵兵劫掠,最终导致了人心离散。”
大明的京师不好打,南京城的城墙更是朱元璋的心血,外城内城,朱允炆但凡不听这些贱儒胡咧咧,听一句军将们的话,坚守不出,静待勤王军赶到,南京根本丢不了,纵兵劫掠,民心皆丧,朱棣才不费一兵一卒,入了南京。
海瑞直截了当的说道:“所以,你在做事之前,底气不足,要解决其实很简单,问问自己,这样做,民心如何,你不用考虑顶头上司,或者你的老师的想法,就问是否对得起大多数的百姓,对得起就做,对不起就不做,如此而已,你对得起百姓,陛下就不会让你孤军奋战。” “一如废除贱奴籍,操戈索契旧事。”
李乐的问题,大约就是每个大明官僚内心深处的疑惑,要做事,又不太敢做,怕闯了祸捅了娄子,没法收拾,但海瑞给了李乐一个解决的具体办法,问问百姓,百姓什么都知道。
“陈吾尹拿下了吗?”海瑞问起了李乐这次的人犯是否缉拿归案。
李乐赶忙说道:“南衙缇帅骆秉良已经将其抓拿归案。”
“嗯,那就好,顺着他这条线查下去就好。”海瑞从桌上挑挑拣拣,拿出了一本案卷,递给了李乐,让李乐看看,陛下为何处置陈吾尹,放过了钱至毅。
徐州煤矿的窑工很苦,徐州煤矿名义上归了官营,但实际上还是由商贾把持。
徐州矿上的窑工劳动报酬只有西山煤局窑工的三分之一,而干的活,却比西山煤局窑工要多很多。
西山煤局窑工是按劳分配,每人每天背2500斤煤,多了就不让下井了,至于少了,按背煤数计算工价,之所以制定这样一个标准,是因为一个优秀的熟练窑工一整天不休息,可以背煤3571斤,按照该窑工的七成去制定考成,2500斤这个线,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