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红玫瑰(4 / 5)
间把人拉回了故事里。
一切在歌曲里到达高潮。
也许是男人的出轨被女人发现,也许是终于等到的坦白,也许是别的,总之事情流露后,男人才陡然惊醒原来红色,也是容易受伤的梦。
可试图再挽留的时候却又如手握黄沙一样。
握得越紧,流失越快。
最后一场空而已。
所以他才会在短暂的回味后唱道:“红是朱砂痣烙印心口,红是蚊子血般平庸
时间美化那仅有的悸动,也磨平激动”
其实歌曲唱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整个台上台下的空间仿佛已经融为一体了。
非要说的话,只有导演还继续指挥着:
“3号机贴近一点拍,4号机转观众,给中景,不用给谁特写了。”
以往的时候,唱到这些歌。
导演就特别喜欢在台下去捕捉某些人落泪,伤感,怀念
但今天似乎很少有的,即使没有激昂的音调,没有台上的舞动,也没有那种高亢的呼喊。
有的只是斑驳灯光下,略带昏黄的光影里,观众们的情绪被故事穿插着,然后总有些情绪在默默地安静流淌着。
发酵着,最后,竟然听出些不一般来。
是的,不一般。
听第一遍副歌,可能觉得《红玫瑰》这首歌,是感悟。
听第二遍,也许会觉得是忏悔。
直到听到第第二遍结束,许贺唱着:“烧得火红,蛇行缠绕心中,终于冷冻终于有始无终”
然后缓缓唱到最后。
终于,生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有人很多人都经历过一件事情:
就是有些歌年轻的时候听是一种感觉,长大之后听又是另一种,老了之后还会变化。
这其实就是听众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成长,慢慢有不同的感悟,最后才有了每遍听都不同——可是就在这么短短的几分钟里,为什么,每遍听起来都会不同?
现在的情绪,不在于感悟,也不在于忏悔,而是在于
某种说不清的东西。
台上,许贺依旧在唱着。
那种朦胧又若即若离的,似乎是一首歌的最高境界。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词,才会有半遮半掩的故事感,引人探究,又不得其解。
只能伴随着这低吟浅唱,随波逐流
然后又在刹那间醒悟: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红玫瑰》这首歌似乎唱的是张爱玲小说里的句子——可那是女性的角度,在讲述着这个故事,这些情感,这般纠葛。
但《红玫瑰》这首歌在某种程度上,从男性的角度,甚至从亲历者的角度做出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