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29节(7 / 7)

阿嘞尼大人想办法从倭国使节手里给挖了出来。

前朝时期花蕾出绽的梆子调,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盛世,随着大唐最辉煌的乐章《秦王破阵乐》的回归,在“慷慨悲壮、喉啭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前朝“康王腔”的演绎下,一时间风靡整个大清国。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百姓齐吼秦腔。

苍凉悲壮的“秦风”,撕心裂肺的诉说着,古华夏人两千年来筚路蓝缕的血泪奋斗史,历代英雄壮士凭着他们骁勇剽悍的血性,在金戈铁马的杀伐之世,纵横驰骋,给老百姓打下一个个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家国天下。

声势浩大,气势不凡的吼声从无逸斋里头传出来,据此不远处,一墙之隔的西花园里面,正领着众位才女在这里乘船游玩的太子妃自然是听得清晰。她想到太子殿下的小嗓子每次都让他只有伴奏的份,嘴角轻挑,微微笑了出来。

建筑疏朗、环境幽深、具有自然情调的水景园西花园,和它的主园、淮北第一水园畅春园一样,也是以水势胜出。以桥廊穿插,小桥回护,水光花色,交相辉映,通过一水贯通的水路将全园各景点贯穿在一起。

众人一边欣赏着西花园的美景,一边听着这些大臣们的吼声和乐器演奏声,一个个都是眉眼舒展、含笑不语。太子妃稍一琢磨,对于今儿的诗作主题也就有了主意。

“前两天《藤萝日报》按照新式白话题材写了一篇小诗歌,民间的反应非常好。今儿我们就围绕大清国的这股《秦王破阵乐》风潮,也写一首白话小诗歌。不限制格式,也不要求押韵对称等等,大家尽情发挥。”

大家伙儿闻言,当然是连连说好。这个新式诗歌的通俗易懂、自由发挥模式,不光是民间老百姓喜欢,年轻的学子们喜欢,对于心思活泛的人,或者说对于初学汉家文化满人来说,更是不要太妙。

只要文采好,就可以随意发挥,没有以前那些平平仄仄的要求,读起来还朗朗上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