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3 / 7)
的看完以后,却是双手颤抖,神情激动,眼睛湿润,就好像他不是捧着一个普通的小本本,而是捧着一枚重之又重的传国玉玺。
“太子殿下,发动学员们到战地去做基本医术培训,或者我们太医院亲自去边境做战地治疗都没有问题。胸外科,接骨正骨,及时止血等等手术手法,太医院、医女科、医学院这三个地方的学员也基本都可以掌握。”
医者仁心的老御医语气沉重,表情凝重。“老夫所虑的是,输血的事儿,要实际操作起来,估计难度颇大。”
那些平民子弟,那些拼杀在第一线的士兵们,就好像太子殿下说的一样,他们是大清国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作为大夫,如果能够多救回来一个士兵,就是挽救了一条宝贵的,年轻的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一个大清国的擎天之柱。
战场上伤亡大,尤其是接下来和准格尔的战事,不比打琉球、罗刹、倭寇的轻松,肯定会有许多许多的年轻人埋骨他乡。
他们在保证足量的药草,足够多的大夫的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血浆。因为,由于流血过多得不到及时输血造成的死亡,目前可以说是占了整个伤亡比重的三分之一。
可是,就算他们按照太子殿下提供的技术方法,检查出来供血人的身体健康不健康,辨别出来a、b、c、o等等血型,他们也很难获得足够的新鲜血浆。
几千年来,华夏人们都是高喊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口号。一代一代的老百姓,都对自己的身体珍之重之,不敢轻动分毫。他们这般贸贸然的,空口白牙直接提出来鲜血无损于健康等等,压根儿就不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献血。
胤礽思索片刻,慢慢开口,“孙老御医所虑极是。时间太紧,我们只能做到尽心尽力。孤的意思就是给所有预备参战的士兵,以及北方地区,战事附近的年轻人先做个检查,尽量实行当场输血救治。”
“毕竟,新鲜血浆的妥善保存还是另外一个,暂时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的大问题。”
“没受伤的士兵们,或许会愿意为了同为袍泽的受伤士兵输点儿血,但是我们必须首先保证,没有受伤的士兵可以有最好的体力去应付下一个战事,所以这个方法不可行,还是必须要鼓励民间健壮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叹了口气,少年太子无奈的说道:“孤待会儿就去找皇阿玛商议血浆的事儿,让朝廷想办法发动老百姓。”
“如果战事开始之前,大夫们给士兵们的身体检查来不及挨个做完,那还是四个字,尽心尽力,我们把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儿都做到位,尽我们的力量,把这场战事的伤亡数字降到最低。”
孙老御医也是叹气,只能如此了。
胤礽把这些正事儿都交代完,他又想到了那件一直挂在心里的,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