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54节(4 / 7)

,方便干净,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

当然了,他看了半天,也没看懂那个建筑材料是什么新物事,可不是就显得他跟个没见过市面的土包子一样吗?

“放心,明天让家丁带你们四处逛逛,京城这一年来的变化,确实是很大。”徐文元乐哈哈的应承。

“本来应该是公肃陪三位好友逛逛,只是最近实在是抽不开身,休沐日也想要上值。所以才要趁着现在的时间,把那件天大的大事先给说明白了。”

“既然时间紧要,要说的事情又多,我们四人今晚秉烛夜谈也行。” 姚谨之微微一笑。

“都一把老骨头了还秉烛夜谈?”徐元文大人失笑出声,随即收敛表情,一脸肃穆庄重,“公肃刚刚要说的事情,就是皇上因为想赶在今年“秋审”大典之前,把《大清律》修订出来的事儿。”

“现在翰林院暂停了《明史》的编纂,会同六部科道官员一起,加急编修新版本的《大清律》。”

“可是这次《大清律》的稿件,不是以往的《大明律》,而是皇上根据太子殿下的意思直接命令翰林院官员书写的。”

“公肃这两天还只是看了其中的几节,却是震撼的不能自已,热血沸腾。太子殿下不愧是“金童转世”,让绳祖兄和一帮支持改革的官员们都叹为观止,惊为天人。 ”

“如果不知道实情,只看那些律法条文,公肃真的会以为,这是哪位律列大家把黄宗羲先生的思想,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

对律法颇有研究的文平之忍不住插言问道,“公肃说的可是黄宗羲先生主张的“先治法后治人”,“天下法当为天下万民服务”?”

“要以具体的律法条文限制士族和贵族的特殊权利,保护和维护各个阶层老百姓的权利等等,“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士为本”的律法思想?”

“正是如此。稿件中的内容,在有些方面,甚至比黄宗羲先生的主张更为大胆具体。”

“比如对于商人们“三代内不可科举”的放宽;对于匠人们必须额外服从缴纳的“匠级制度和班匠银”的废除,如此等等,都是开历史先河,震古烁今,功彪青史的举措。”

徐元文大人忍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所以,公肃这几天天天加班加点,斗志昂扬的和志同道合的同僚们一起,与那些保守派们大臣们据理力争,吵闹不休,就差撸袖子干一架。”

“那么倔强的绳祖兄也忍不住加入《大清律》的修订,今儿我把你们到来的消息告诉他,他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没舍得回来,只是让公肃转达他的问候和歉意。”

“平之兄,启之,谨之,这一场和保守派的口水仗,我们必须赢,不能输,而且要赢的彻底,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