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7节(3 / 6)

免的又多了一层担忧。 儿子又呆又心软,将来能压制的了性子乖张的阿茹娜吗?

“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加几道试题的事情,皇阿玛会和大臣们商议,酌情安排。戴锌和黄履庄那儿缺人手以及培养新人的事情,皇阿玛已经在考虑了。至于国子监和男学尤是工军商这三个学院的事情,皇阿玛需要好好想想。”

“胤礽啊,你是看不得皇阿玛哪天清闲一会儿,一天天的就知道给皇阿玛找事情做。天色不早了,赶紧的回你的毓庆宫去吧。记得晚上练字不要太久。” 康熙皇帝开口让小太子走人,他需要一个人静静的待会儿。

第54章 火器34

内心惴惴不安的胤礽见此刻的康熙皇帝确实是不想搭理他, 只好怀揣着对自家皇阿玛的担忧和愧疚规矩的行礼告退。

小太子自问,他是不是对于皇阿玛要求太高了? 毕竟皇阿玛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要防备汉人夺权, 让满清坐稳天下,永享皇家尊荣。

可是随着父子感情加深, 他实在是不想看到自家皇阿玛天天的,在“满汉有别”这些狭隘思想上纠结自苦,无奈不安的徘徊在天下万民和八旗子弟之间。

胤礽想让他的皇阿玛像大唐的唐太宗那样,不分种族的广纳天下有识之士,把各个民族和乐融洽的安排好,亲如一家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小太子走后,康熙皇帝重重的坐回椅子上, 独自面对这突然间变得冷冷清清的御书房,内心充斥着气愤,伤心, 愧疚,庆幸, 欣慰等等各种感受。它们交织在一起, 汹涌翻腾着, 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作为一个已经夭折了很多孩子的皇阿玛,康熙皇帝对于现在已经长成的所有子女,都是精心谨慎的呵护着的, 生怕他们哪一个出了点神什么意外,就站不住了。

他也知道皇家格格只身一人远嫁蒙古,很难能再见到父母亲人一面, 人生地不熟加上水土不服,日子当然是会过得艰难些。 他以前就有计划过,让他的女儿们长到二十岁左右再嫁人,想着到二十岁了,女儿们都应该可以很好的照顾好自己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从太子的口中听到这样的“历史”,他的姐姐要见姐夫,还要花钱打点陪嫁的嬷嬷们。

金尊玉贵,千娇百宠养大的格格们,为了大清的安稳远嫁蒙古,居然会受到自家陪嫁嬷嬷的欺凌勒索。

康熙皇帝的心跟到刀割的一样,一顿一顿的疼。

他甚至想到了,在原来的历史上,没有现在的新式火器,他又急需蒙古各位台吉们的帮助的时候,哪怕是他知道了女儿们过得很辛苦,也会为了大清国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忍着。

他那活泼可爱的三格格,温柔可亲的五格格,还有一团粉嫩的还在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