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6 / 9)
意图栽赃谋害他的人。尽管这个人,他已经认定就是那个鄱阳王曹瑗。但是,没有证据,他的怀疑就毫无说法力。
“王爷,咱们可以派出府中得力的侍卫也去追查那刺客的下落。要是能抓住一个刺客,那么撬开他的嘴,在他幕后的指使之人也就无法遁形了。”一位中年谋士建议道,“而且,这么做也能够避免真有刺客被抓了,却被人收买给放了,或者有人卖人情给谢家,把刺客给放了,甚至于还有人想杀掉刺客灭口。要是没有抓住当日刺杀皇帝的刺客,也就无法揪出幕后那意图谋害王爷的人了。”
“卖人情给谢家?你是指那个谢家的女婿萧弘?”曹焕问。
“正是,据说当日萧弘发现一位带伤的刺客的行踪,然后带人追了出去,据守门的士卒说,是从建康城的南门出去的,往晋陵方向去了。而且,现在那萧弘都还没有回来。”中年谋士答。
“这是不是说,萧弘的确是发现了些什么,才一路追过去呢?”曹焕又问。
“应是如此。这个萧弘身手了得,说不定他还真能抓住那个受伤的刺客,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当日在皇宫之内刺杀皇帝的几个刺客里面,其中有一人受伤遗落了一柄铸有睿王府徽号的短剑。从这一点儿判断萧弘追缉这个受伤的刺客异常重要。只要抓住了他,撬开他的嘴,至少可以证明王爷是被人陷害的。所以我建议王爷即刻派出府中得力的人手循着萧弘出城的方向去搜。”
“嗯,你这提议不错。我这就派出我府里的一队精锐去搜寻那萧弘,要是他真抓住那刺客,他们便保住那刺客平安到达建康,送他入诏狱审问。”
曹焕如此说后,立即叫人进来,将此事吩咐下去。
接下来,曹焕又说到了鄱阳王曹瑗,让大家商量下该怎么对付他。尽管曹焕没有明说这个鄱阳王就是那派刺客刺杀小皇帝的幕后指使,但是在刺杀事件发生后,在皇宫的紫宸殿上,他可是最坚决的让众臣采纳那柄遗落的铸有睿王府徽号的短剑作为证据,指认睿王为刺杀小皇帝的幕后凶手的人。
而睿王当时从鄱阳王如此坚决指认他为凶手的态度上,立即敏锐地感觉到鄱阳王有问题,后面才提出了那个因为小皇帝被刺杀而受益最大的人才有可能是幕后的凶手的理由,而鄱阳王很明显符合这个条件。
正因为抓住了这一点反击鄱阳王,这才让鄱阳王后面做出了同意让弟弟桂阳王曹奇做皇帝,从而以示自己的清白,避开睿王提出的他才是小皇帝被刺最大的受益者的指控。
曹焕见他让步后不由得暗爽,因为要是按照他的直觉,多半是曹瑗策划了这一次的小皇帝遇刺事件,并且他还想借此事扳倒自己。只是他这么做也是太贪心了,没想到在紫宸店上被自己联合王涛等老臣反击,最后不但没有扳倒自己,还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