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73节(5 / 9)

结果萧伦和谢妙容说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萧弘当日在刺客刺杀小皇帝后,带着手下一百多禁军的精锐出城,往晋陵方向去了。因为晋陵那边多山,而要是追缉刺客进山的话,那么短短数日之内,萧弘是不可能回建康城的。

孔氏听完当先就表示了忧虑,说:“三郎何苦如此尽职,哎,这真是让人担心。”

萧咸安慰妻子:“放心,三郎应该会没事,我们多等几日,他应该能回来。我这几日就写奏折辞官,咱们先准备起来,等到三郎回来,他把手上的差事一交,我们一家人就去徐州。”

孔氏犹然不想去徐州,她道:“难道非得这么快?”

萧咸说:“谁晓得接下来鄱阳王和睿王会怎么斗。其实,我倒想三郎无功而返,什么刺客都抓不着,这样一来,咱们萧家才不会得罪他们两边的任何一边。你不知道,现如今的朝局充满变数,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被牵连其中,还是早日离开建康好。去了徐州,那是我们萧家的地盘,到时候离建康远远的,坐山观虎斗,也不怕那血溅到我们身上……”

于此同时,睿王府内,睿王曹焕正在和手下的一些谋士议事,这其中就有其继妃的兄长王鸾。王鸾投靠睿王曹焕后,在朝中混了个六品的尚书丞郎,经常陪在睿王曹焕左右,一来当个随从,而来当个狗头军师,出些馊主意。至于他的这些馊主意,多半和掠夺民脂民膏相关,也就是帮助睿王曹焕敛财。曹焕早年可是被流放之人,穷怕了的。后来重新掌权后,对于敛财那是非常执着,而王鸾的投靠,恰巧满足了他广开财源的贪欲,所以,他倒还比较信任王鸾。

数日前的小皇帝曹桂遇刺事件,完全在曹焕的意料之外,一是这事件的发生出乎他意料,二是这事件把他给牵连进去,他无端被人指认是刺杀小皇帝的幕后凶手。最关键的物证是那一把刺客遗落的铸有睿王府徽号的短剑。

他的睿王府里面,不少心腹的护卫都有这种剑,不少于数百把。故而,现场遗落那一柄铸有睿王府徽号的剑说不上多稀奇,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栽赃也是说得过去的。当时在皇宫里面他就利用这一点儿为自己洗脱罪名。要想让他服罪,当然是要抓到刺客对证,不然他不会承认是他做的。

后来成功说服众臣同意让曹奇继位为皇,他从宫里出来后,回到王府,立即就让人查手中有铸有睿王府徽号短剑的侍卫。结果查到一人在一月多前丢失了一把这种短剑,但他并没有上报。所以,那柄丢失的铸造有睿王府徽号的剑是被人偷了,然后拿去作为陷害他的证据。

他原本想着借着追查这柄剑,顺藤摸瓜,找出幕后的凶手,可是线索很快就断了。因为那丢剑的人说不出个所以然。

于是他召集手下的谋士们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中心思想是他绝对不能放过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