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2 / 4)
靠在自己怀里,“菁菁,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腹痛了?”
他低头睇着她,眉峰紧紧锁在一起,话音却甚是温和,充满关切。
帝后成婚近两年,在军国大事上顾菁菁从未任过性,也鲜少插手。
如今她惊惧加身,早已顾不得皇后这个身份,抱住夫君的腰,像个寻常人家的妻子一样戚然祈求:“你能不能别去亲征?我害怕,害怕……”
她心知肚明,即便元衡去了战场,大多也只是督军,震慑反党。但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有闪失,有突发情况,那她和腹中的孩子该怎么办?
想到这顾菁菁愈发难过,偌大的太和殿徘徊着她低低的啜泣声。
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元衡只能应承下来:“好,好,朕都听你的。娇娇儿别哭了,孩子会跟着你难受的。”
他好哄歹哄,好不容易把顾菁菁哄睡,自己却犯起了难——
金口一开,覆水难收。
前面是臣子,后面是妻儿,他进退两难,几乎彻夜未眠。
天明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想出好主意,不曾想上朝时元襄突然自告奋勇,求御赐信物一枚,愿代替陛下亲征,前往安西平叛。
元衡闻声一愣,与宋湛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
朝会过后,元衡留元襄在紫宸殿,声色平平问道:“皇叔怎么突然想替朕御驾亲征了?”
春光自朱门外照入,元襄身板笔直的站着,耳畔回荡着宁斌的回禀,“臣听闻皇后娘娘昨日胎气受损,有早产之兆,陛下还是留在宫中照应比较好。”
“皇叔的耳目还是如此通透。”
元衡忍不住嗟叹,微抬眼帘,看向元襄时黑沉的眸子掠过一抹耐人寻味的情绪。
他已经亲政近半载,宫中斜生的枝桠依旧太多,急需肃清。若皇叔替他去安西平叛,这倒是一个扫清其党羽的好机会……
他摩挲着袖缘处精致的云海纹路,眉眼间的戾气稍纵即逝,“皇叔顾忌的没错,皇后的确不想朕御驾亲征,这才导致胎像不稳。皇叔今日毛遂自荐,算是替朕解了围,委实有心了。”
“侄儿谢过皇叔了。”
话到末尾,他撑案而起,像往昔一样朝元襄作揖,清隽的容颜谦卑恭顺。
然而元襄视若无睹,只是漠然杵着,丁点客套都没有。
自打侄儿亲政,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不仅启用了冷僻的寒门,甚至调动了一批有学识的宦官,处处安插,在朝中多方制衡,哪还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病猫?
如今对他,对三公,那偶然表露出的谦卑不过是迷惑人心的假象罢了。
做不得数……
“臣可替陛下赶往安西,但臣有一个要求。”元襄一顿,灼灼目光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