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记响亮的耳光(1 / 4)
第114章 一记响亮的耳光
吃完饭收拾好,方唯便告辞离去,把空间腾给了他们师兄弟。
孙道人果然只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午后就走了,说是需要去采买一些东西,然后就回山上。
方唯清闲了几天,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日子。
试验田培育的各种稻子还没有这么快成熟,于是方平就带着育种小组的所有成员,一起到大田里帮忙割禾。
队里120亩大田全都种植了【农垦58】粳稻,而且这一季,大田也纳入了指定区域,一看就知道产量相当不错。
公社的徐广生书记以及大队的郑先发支书,两人就蹲在田埂上看大家干活。
“徐书记,你这是何苦?别的公社各个生产队都不稀罕二队的稻种,宁可换购二手的便宜货,也不拿正眼瞧一下我们的小秀才。
你卡着不让二队自己销售稻种,有用吗?我觉得没用,除非那些人能改变观念,要不然按照小秀才的脾气,你根本挡不住。”
徐广生与其说是来指导秋收工作的,不如说是来盯着方唯的。
方唯在夏收后,陆陆续续将高产稻种和高产黄豆种子卖给了收购站,都特么落到临县去了。
县里不发话,可他徐广生不敢任由方唯这么搞。
要是县里回头找他要高产稻种,他可变不出来。与其等到时候自己背锅,不如现在辛苦点,先把方唯这一头摁住。
实际上方唯也没打算和县里赌气,他有他自己的办法。
“徐书记,郑支书,二位喝点茶水。”
对于徐广生和郑先发的蹲点,方唯没什么抵触情绪。
他反而要时不时地关心两人,饿了送来饭食、渴了送上茶水,丝毫没有想让两人尽快离开的意思。
“老郑,你看人家都在忙着,就咱们坐在这里跟大爷似的。走,下去割禾,松松筋骨。”
徐广生有点坐不住了,拉着郑先发去田里割禾。
方唯只好跟上,两位领导都亲自下地干活了,他作为队长当然不能干看着。
仅仅几天的功夫,大田里的稻子全都收割完毕。
这段时间的天气不错,有利于稻子的晾晒。
徐广生和郑先发终于等到了数据出炉,120亩大田收获了87960斤稻谷,平均亩产733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87960,总点数:100765点】
“你们这个【农垦58】稻种的产量太厉害了!方队长,这次挑选出来的稻种一定要留好,千万不要自己拿出去销售。郑支书,你可得盯着点。”
徐广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给郑先发和方唯做了交代之后,马上去县里向唐泽作了汇报。
唐泽听完也很高兴,不过,他更关心其他生产队的秋收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公社下属生产队,纷纷完成了秋收工作。
这几天。
魏光华整天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晚稻,一队全面种植了【农垦58】三代稻种。统计数据显示,亩产达到了599斤。
这其实也达到了【农垦58】在非指定区域的产量极限,农垦58的产量上限为亩产550斤-600斤。
一队的晚稻亩产差不多就是600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