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太平间悟道(2 / 3)
作协后边的大院里,有几个专门提供给文学陕军聚会的房间。
而对于全国广大的作家和读者,无异于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魔幻现实的崭新大门。
“总觉得川端康成跟其他作家不一样,别人都是从生写到死,而他却能在死里面出现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余桦,就是其中之一。
冯其庸看了眼凌解放,凌解放壮着胆子道:“我说‘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如果冯老看过后认为我不是这方面的料,就请回信,我再也不在《红楼梦》上浪费时间了’。”
恍惚之间,透过窗户,仿佛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正在迎面向他走过来。
方言挑了挑眉,非常赞同这句“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
“我记得你跟我讲过,你想写一部死后可以‘垫棺做枕’的作品,对吧?”
看到方言写的这一条,余桦怔了怔。
陆遥拍了拍他的肩,站了起来。
陆遥把《十月》的增刊递给他。
《十月》的增刊一经发行,顿时在文坛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时间,屋子里陷入了安静之中。
陈忠史蹲在床沿,静静听着文学潮流的最新动态,纯文学、岭南文学、地域文学……
“信里写了什么?”
像沈雁氷和吴组缃,就是评论派的大佬,方言自然而然,也是评论派的小将。
死亡就该像一个冷酷无情的“连环杀手”,无差别地“谋杀”每一个笔下的人物。
吴组缃笑了笑:“小方,你怎么看?”
然而现在,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帮自己拧开灵感的水龙头。
众人议论着方言提出的观点,你一言我一语,有欣赏的,也有不欣赏的。
陈忠史听过这个词,但也仅仅是听过,并不了解此中深意。
看到他嘴角挂着的笑容,陈忠史越发好奇,随手翻起了《十月》的增刊。
自从在《啄木鸟》发表了处女作《第一宿舍》之后,在医院里打出了名气。
这个时候,他躺在太平间的床上,双手捧着《十月》的增刊。
对于从未接触过魔幻现实的他而说,无异于给他提供了一种欣赏《红楼梦》的新思路。
“一定,冯老。”
吴组缃问:“《红楼梦》不是几个人的,是人民群众的,每個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说小方吧,他这回也不走寻常路,写了篇从魔幻现实叙事角度点评的文章。”
陆遥、陈忠史、白描等人经常到访。
一个个冷静下来,开始寻找新的话题。
“你自己说吧。”
此时,他带着座下弟子凌解放,主动地来到吴组缃和方言的面前,打了声招呼。
一时间,《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在编辑、作家和文学青年中传播开来。
方言心领神会,也从公文包里拿出《十月》的增刊,相互之间,交换彼此的作品。
很多人根本没听过马尔克斯,全是慕方老师的名,才会关注“魔幻现实主义”。
“吴老。”
忽然间,宛如诈尸了般,猛地直了上身:
“卧槽,小说竟然还可以这么写1
一翻,便不可收拾。
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
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