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13章 出发杭城(2 / 4)

够买一个电器。

守株待兔,遇到老外问“要不要换rmb”,遇到老百姓,会问“要不要外汇券”。

韩跃民跟着方言,边走边说:

“好家伙,这倒外汇券也太挣钱了吧,就这一来一回,快挣出我一年的工资了1

因为拿到“黑市”上,收益远高于罚款。

自称“文三”的男人,把方言、韩跃民带到一棵树下,确认四下无人,才谈了起来。

文三打开公文包,里面装一堆外汇券。

“韩哥,不用羡慕,等你从杭城回来,他就要反过来羡慕你了。”方言摆了摆手。

“不多不少,1250块。”

“你有多少?”

友谊商店,在创立之初,只接待外宾。

必须出示护照、华侨证,或者外籍工作证,才可以进入。

寻常老百姓只有驻足张望的份儿,除非有持证件的人愿意带他们进去。

但伴随外汇券的发行,开始向老百姓开放,外汇券则成为人们进入特殊通行证。

商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食品罐头、四大名绣、地毯挂毯、名贵海味、中外名酒名烟、名贵药材、家用电器、自行车、中高档家具、流行时装、呢绒绸缎、照相器材、钟表眼镜、金银饰品……

当时在友谊有这样一个口号:“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1

“老天呐1

韩跃民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震惊不已。

方言不像后世准备买比亚迪秦的车主,进了4s店一逛,结果全款变首付。

目的性很明确,直奔家电所在。

扫了一圈洗衣机,松下、三洋、日立,都是日本货,而且全是单缸洗衣机,也就是一个洗涤桶和波轮组成,只能洗涤,不能脱水,听售货员说,过段时间要从德国引进双缸的。

权衡之下,选择了彩色电视机。

14寸牡丹牌,1050元。

揣着剩余的2张外汇券,方言抬着电视往外走,韩跃民搭了把手,走路都轻飘飘的。

特别是到了门口,往来的路人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整个人神气十足,强忍着笑意。

“韩哥,想笑就笑出来,别憋着。”

方言把装电视的箱子放在车架上,然后拿出绳子,一根又一根,捆得严严实实。

“要笑啊,也该你这个正主先笑,不过岩子,你怎么看上去这么冷静?”韩跃民诧异道。

方言转过头,疑惑不解。

“这可是彩色电视机1

“而且是从友谊商店买的彩色电视机1      “想想我去供销社打一瓶酱油和来友谊买一瓶酱油去,内心的感觉肯定不一样。”

韩跃民手舞足蹈,说这瓶酱油好像是给进步的自己一个奖励,味道都不一样,是甜的。

“哈哈哈,韩哥你别看我这样,其实我心里偷着乐呢1

方言猛然意识到,这年头,买电视机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极其风光的一件大事。

“我就说嘛,你看看,高兴得把方向都走反了,咱们该走这边。”

韩跃民提醒了一句。

方言道:“我得去趟图片社,前些天从信托商店买的二手海鸥相机,搁那儿维修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