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453章 矿区(1)(2 / 4)

,以及中心仓储区的吞吐量的影响。俞伟超的工作早就变成了取舍的决定,他要不停的对物资优先级做出排名,对物资的供应做出限制……

将新运来的80吨黄金和铂金留在江宁银行,陈易在高秋愕然的背景下,乘坐专机前往拉萨。

当地的市长和市高官夹道欢迎,随后在候机楼见到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这规格可比小学生撒花有力多了。

对于一名投资者来说,乃是介于正常和非正常之间的。

陈易安然处之,既不激动亦不自傲。他代表着陈家下一代的尊严,而且,大家打交道的时候多呢。

沈卫荣将他们安排在了省委招待所内,并在晚餐时主动宴请,陪同的还有政法高官和省委秘书长,以及主持招商工作的高官——正是商人们最关心的几位实权人物。他将陈易的投资看作是自己的新政绩,开口就道:“感谢陈先生到我们西藏来投资,我代表西藏人民欢迎您。”

“谢谢,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虽然许多人不喜欢被代表,但在法理上,省高官的确是少数几个有资格代表西藏人民的人。而他现在的说话方式,也意味着他是以组织的名义谈话,陈易因此用正式的回答。

“大家入席吧,我们边吃边谈。今天特意准备了牦牛肉,你们在江宁可能吃过,但味道如何,还请品鉴。”

沈卫荣说到这里,招呼的工作就交给了其他人。

方重和陈振兴陪酒,陪话,结结实实的品尝了一圈体制内的辛苦。

比起私人企业来说,官员的工作强度一点都不低。

沈卫荣收起了亲和派的十足笑容,降为三分笑意,在陈易耳边小声交谈道:“你真的愿意在西藏一次性投资100亿?这可是历年之最了。”

“不是一次性。”陈易似笑非笑的。他没少和高官官员谈话,每当他们说起正事来的时候,他都会习惯性的补上一张智力卷轴。

智商不能解决谈话的问题,但会减少的漏掉要点。

沈卫荣哈哈大笑,道:“听说你没有谈到投资细节,以为你是没有要求呢。”

陈易淡定的道:“钱永远都是我的,就算是投资在了西藏,那也是我的。”

“这当然了。”

“矿场方面,政府有什么建议?”

“以为你不用我们帮忙呢。”沈卫荣反而觉得舒服了,坐直了身子,笑道:“你有什么要求?”

“本地最多的是铜矿,我想以铜矿为主,如果政府愿意的话,可以接受以矿产注资的合资方式。”

沈卫荣莞尔道:“卖给你一个铜矿可以,但剩下的钱,我要你投资在别的地方。”

陈易暗藏的商人基因复苏,暗自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