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52页(1 / 2)

比如历史上,荀彧在劝慰家人搬离颍川,无果之后,毅然迁宗。

他如此举动,以后旁人叫起他来,就不再是颍川荀氏,而是,某地荀氏。将来,他在家谱上,也和颍川荀氏完全分开成为了另一个支流。

等到若干年以后,如果他这一支绵延而长,那么,就有可能转为主宗,而颍川荀氏转为从宗。

听到荀家人的要求,荀彧没有否决,他稍稍思考了一下,这样的结果再好不过了,荀家旁的不说,在读书人眼里还是比较有面子的。

若是如今荀家的郎君们都围着图书馆抄书。无疑,会带动更多的读书人。

而同时,这也意味着颍川荀氏向曹操示好。

如此——

荀彧微微笑着说“如今报名抄书的学子已满,彧也不好轻易挑出学子将阿弟塞进去。”

他见这位耿直的族弟闻言露出了【那怎么办?】的表情,非常友善得给了他一个建议“不若阿弟先抄些家中藏书,彧再以捐赠的名义,将书捐给图书馆?”

无独有偶,几乎就在同时,钟繇的长子找到了他,小少年表示自己也愿意为图书馆抄书,对于儿子的意思,钟繇也没有拒绝,他稍稍思索后,特地拿了家中的基几本珍贵的藏书,让儿子端正抄写后捐赠给了图书馆。

如此,由荀家和钟家牵头,渐渐流行起了捐书的风潮。

尤其是夏安然这个狡猾的猫,很快抓住机会,又在门口贴了一张巨大的白纸,将捐书人的名氏和捐了什么书本写在了上头。

无耻啊!

旁的世家牙都要咬碎了。

曹孟德这个不讲究的!他这样一贴旁人要怎么看这些没有捐赠书册的家族哦!

人活着不就为了一张脸吗!

就算还有几个家族死撑着不捐,捐了不就表示支持了!说不捐就是不捐!就算被人指指点点也不捐!

但是绝大部分家族还是捏着鼻子拿出了几本书让下头人买了景熙纸抄好后送了过去。

如此一来,曹操用最快的速度排除出了对自己最不支持的几个家族。虽然即便捐书的也有部分是墙头草,亦或者只是单纯的投机分子,本质上还是不支持的,不过没关系,只要有利益,就可以被利用。这也是曹操没有制止夏安然胡闹的原因。

就在兖州因为图书馆渐渐打响了名气,并且吸引来了一些听闻这里有某某藏书而来的书虫后,这些人在到达曹操治下后发现这兖州的居住条件居然很不错?

慢慢得,有人决定在这个没有战乱的郡县居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