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1 / 2)
搓搓手。
对了,由于地理环境关系,东汉时候还是个矿物们基本裸露或者浅层埋藏的时代(我们现在找矿难是因为容易被挖的都挖完啦)据说那是个一杵子下去能挖出石油的时代……咳咳。
没有铁难倒夏喵+亮小少年,真是太可怜啦!
图书馆是曹营的谋士们想出来的,不是夏喵,图书馆这个概念古代就有,但是公立图书馆这个概念并没有。
为什么先撸图书馆而不是先撸学校呢?
……因为太复杂了就不在作话里头说了,免得占用我正文的字数(喂)
第100章 三国(三十一)
公元一九三年元月一日, 由曹操亲自剪彩,并且念读献帝书写的旨意后, 诸人朝东拜谢过陛下恩典, 《大汉图书馆》正式开张。
看热闹的群众鱼贯而入,夏安然也带着两个小孩跟进去凑了热闹。
嗯,事实上这一批进来的基本都是曹营的人, 或者是亲眷,毕竟开张第一天,又是全然陌生的场所,大家都处于观望态度,但是新开门, 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没人来也不太好, 干脆全带了曹营的人和家中的郎君来, 也算是曹营的一次集体活动了。
曹营有不少人,虽在之前的讨论中听到过这个图书馆的概念,但是实际上都并没有真正了解过,而只有这一次进入, 他们才能明白曹操推广纸质书的意义。
一百多本纸质书整齐的排列在书架上,显得十分单薄。但若是一百多本竹简呢?不要说一个书架了, 就怕这一间占地不广的图书馆, 都要被塞满了。
屋内很宽敞,按照夏安然建议做的书架整齐得排列,同样整齐的是铺着草席的地面, 草席所在的位置尽量选择了东南方向,这里光照较好也更为暖和,保证了学子读书时候的照明。
图书馆最怕火灾,所以哪怕是隆冬时节,这也是禁火的,自然也无法点灯,开业时间便受到了限制,日出开,日落关。
但是好在冬天会供应热水,捂着杯子也能暖暖手。而供应热水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冬天墨汁会结块,必须用热水化开。
在讨论这点的时候,无人反对。
热水是在馆外烧开的,由负责人将开水倒在桶里搬到馆内,这一过程的确会有热量的流失,但是众人都觉得比起点燃图书馆,这样要更为安全。
曹操请来献帝旨意是一把双刃刀,一把刀对着世家、豪富,另一把刀就对着自己。
世家豪富不能名言反对图书馆,因为建立图书馆名义上是说陛下赏赐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