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84页(1 / 2)

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这虽是百年后的老百姓的形容词,但是用来说三国的军队也没有问题。

三国前期,军阀混战之时,基本没有经过比较系统的练兵,基本上都是一支军队拉起来了就用,打溃散了将领就跑,兵士落地为匪,等下一个又有军粮又有名声的将领过来拉队伍,就去参与。

然后周而复始。

直到后期诸军阀有了自己的正规军队力量,开始培养士兵们的忠诚心和战斗技巧之后,这样的情况才少了些。

所以哪怕是刘关张所领的军队,军纪也好不到哪去,更不用提后期据成皋的联盟军了。

像他们这种有关卡又有驻军的县城,一般的匪盗不太会来招惹,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倒是郭野之间的农田可能会被打劫。

毕竟如今虽然将乱,但是还没有乱。尤其他们这种靠近国都的地方,直至董卓西迁,都会是相对安全的。

于此乱世,夏安然觉得要早做准备。

吕家为官家,吕伯奢也算有钱,请了些个护院,他们的庄子亦是在林深处,庄外种植密集的竹林,又是背靠山,易守难攻。

且山涧间还有可以逃跑的道,吕伯奢自知财帛动人心,警戒心自然也是不小。

他也算见过大世面的人,这点倒是用不着夏安然去担心,他所谓的早做准备,正是广积粮。

说到这一点,便要提提三国时期的灾荒了。

东汉末年,瘟疫、灾荒横行,甚至形成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三空情况。

黄巾之乱正是因为一场干旱引起的。

干旱一方面的确是和天气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地农民并无修建水利设施的习惯有关。

夏安然打算乘着这段相对和平的时间段,将水利这一概念推广开来。

他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便是成皋靠黄河。

黄河在三国时期还算是比较温顺的,当然这和此时黄土高原的现如今的气候、植被覆盖等情况都有关系,现在的黄土高原还是丰腴之地,雨带还没南移,温带季风气候带来的降雨,以及高水位的地下水使得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想到过会有干旱这种事发生。

但是这种程度也就是让植物不会干死而已。

要让植物长得好,仅仅给予能不干死的条件,植物能依吗?

当然不能。

种植和养殖一样,说白了就是将植物/动物生长中的一切不利于它的因素都撇除,不让它去思考别的,就使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