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90页(2 / 3)

无论如何都不算作完整的长安。 她离开的那日,他如此平静,就像是早已料到了她的去意。命人盖棺,送葬。 然而,在她走后,每每一人看到空空如也的庭院,想着他从前教小隆基读书时,身后会偶尔出现的少女。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什么叫做思念入骨髓。 尤其是每至上元灯节,长安城内最繁华热闹的时候。 薛绍仍时常去长安东街的那间做风灯的店铺,店的老板早已几度转手,现下的掌柜不知是何人。 从前她还在,牵着自己的手,时常央求自己给她做一盏锦鲤的风灯。 只是如果她真的还在,那该有多好。 这盛世的长安城这么大,这么繁华,却再没有一个人,会在乎他如何想的了。 天下长安,你却不见了。 脱离了太平的原身后,苏菀用007的戒指回到了十年前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在这个世界不偏不倚,恰好是太平假死那年的公元纪。 在星海空间里,她看到了气运之子李隆基的画面。她离开后的那些年的画面,就像电影一般呈现在她的眼前。 彼时李隆基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是薛绍一手辅佐了他。 武皇掌政的最后几年,其实态度已然是放开了,她意识到李唐皇室的分崩离析,同室操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皇族的无能。 所以武皇并没有决定将皇位传位给谁,无论是身后的武家,或是亲生骨肉的李家。 孰败孰胜,全凭本事。 反倒在百年之后,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 武皇仙去以后,太平的小侄儿隆基在同族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夺得了至尊的皇位。 隆基最感恩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师,登基大典那日,意气少年一时风光无两,却六宫都不曾寻到姑父薛绍的身影。 直至宦从来回禀,说发现薛大人独自一人在皇陵跪着,如何劝都劝不回来。 隆基来寻他时,薛绍敛着眸子,平静的说:陛下已登皇位,臣便放心了,只是臣心中一直有一个夙愿,还望陛下恩准。 隆基上前欲扶起薛绍,老师对隆基有大恩,若有什么话,但说也无妨。 薛绍轻轻抬眸,臣想在这唐室的皇陵中,替你姑姑守墓。 至死,不出。 守墓 隆基一怔,老师一身才华,自然是要立于庙堂上的。守墓自有年老的太妃与宫中的宦从,老师何至如此。 薛绍摇了摇头,他没说什么。 隆基的视线转向了薛绍身前的碑陵,只见上面清晰地刻着几行字。 镇国太平公主。 而在左下角还有一行很小的纂体,若是不仔细看,必定分辨不出。 吾妻,太平。 隆基顿时明白了过来,他没有再强求,向薛绍深深鞠了一躬,随即令御驾回宫。 大明宫中,细雨萧萧。一丝丝地从廊檐上掉落下来,最终落到冰冷的青石板路上,汇成一股小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