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1 / 3)
其实以现在的境地,苏菀实在有很多刷满好感的方法,但她选择了留下来,以最细水长流的方式。 慢慢陪着他,让他慢慢地习惯琴瑟和鸣,习惯鹣鲽情深。 这种方式虽然最耗时的,却也是最没有风险的。 薛绍的外表看上去如此的坚韧,他经历了塞外玉门关的风霜,握了几年的刀剑。但其实每关于太平的事情时,内心便脆弱的像个小孩子。 在长安城尚未完全安定的时局中,狄仁杰安排他们暂且留在隐秘的宅院中,就连衣食起居也是一手狄仁杰亲自过问。 一则是为着太平毕竟是陛下的亲骨肉,二则,这个柔美少女的请求,他觉得任何人都是拒绝不了的。 不出几月,皇城中传来了消息,武皇已雷霆手段镇压了席卷而来的琅琊叛军。 这其实是在苏菀的预料之中,因为原设定所花的时间更短。在这位女帝执政的几年中,但凡是李唐旧族的反抗,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失在了王朝的漩涡中。 然而,因着太平公主的新丧,举朝悲恸,故而武皇第一次对叛军手下留了情。 无论是琅琊王,抑或是薛绍的哥哥薛颐,武皇都未曾取他们的性命,只是发配去了岭南,终身不得归长安。 她并非是心慈手软,只是上了年纪,总会回忆起一些事情。 所以,当她再见到太平时,她是不信的。 此时,压制了叛军已整整一年了,武皇初见那穿着布衣的小姑娘,丝毫没有将她与皇陵中的小女儿联系起来。 但真正见到复活的小女儿,武皇却无语凝噎,迟迟说不出话来。 母亲。太平轻声唤道。 武皇早已泪盈眼眶。 苏菀算过时间,此时距离太平死去恰好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的时间里,其实好感度早已经刷满了。攻略任务已经完成,其实苏菀是不能再留到这个世界的了。 但她和007约定,决意再留十年。 十年为期,这十年来,太平仍旧是少女,容貌甚至都无大的变化。 然而薛绍却从鲜衣怒马的骄傲少年变成了温和沉稳的臣子。 但在这十年中,太平给薛绍营造的日子已足够幸福了。 她像一个依赖她的少女一般,让他教自己弹琴,写字。苏菀安排李隆基时常过来,因为她明白李隆基是气运之子。隆基佩服薛绍的才学,拜了姑父为师。 苏菀只是想多做一些,如此,在十年之期到了以后,薛绍亦能记得更清楚些。 所以太平真正离开的那日,薛绍表现得尤为的平静。尤其是十年前太平的假死仍旧历历在目,他觉得上天已是宽宥于自己。 其实,对他而言,别说十年的期限,便是一日,他也能珍惜得像是一生。 太平走后,武皇并没有为难薛绍,甚至没有多加过问。 薛绍说过,他的心愿是天下长安,海晏河清。 只是这长安城在他的眼里,没了陪着他的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