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1 / 2)
“难道,贤妃腹中的……是双生子?”许润安疑道,“若排除其他可能,能让皇室灭口接生的,就只有双生子,这也应证了昨夜王怀忠为何要出宫了,为免祸端,双生子只能留其一。” 听着许润安的分析,晋阳公主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拼了命要想生个儿子,却连双生都容不下么。” “这毕竟是祖制。”徐润安道,“今日朝议上,陛下下旨要替小皇子举行命名仪。” “中宫空缺,谁来领皇子与后妃举行此仪?”晋阳公主问道。 许润安摇头,“想来尚仪局会安排,届时或许由其他命妇主持,亦或是……” “贤妃?”晋阳公主惊道,“朝中这样大张旗鼓,要不了几天,消息就要传遍九州了吧。” 永康四年三月,皇帝于紫禁城内为皇三子举行命名仪,北方诸胡闻讯,以鞑靼为首各个部落派遣使臣赴京祝贺,名为祝贺,实为打探。 ——乾清宫—— “翰林学士张九昭求见。” “宣。” 皇子命名仪前夕,为避免皇子与宗子同名,由翰林院翻阅牒谱,商议皇子名字进呈御前供皇帝挑选。 “臣翰林学士张九昭,叩见陛下。” 皇帝将桌上一碗黑浓的汤药喝完,随后擦了擦嘴屏退左右,“文卿,这几日辛苦你了。” 张九昭将一份翰林院所挑选出的皇子名字呈给皇帝,“请陛下钦定小殿下的名字。” 皇帝翻开册子仔细斟酌着,“都是好名字啊。” “命名仪将近,姨夫不把二郎召回来吗?”四下无人,张九昭换了一种语气与皇帝说道,“孩子年幼时尚无记忆,最是好培养情感之时,姨夫良苦用心,二郎不会不懂的。” 正在挑选名字的皇帝笑容渐失,他将册子放下,一把倒靠在椅子上,轻呼了一口气后无奈道:“她不会想回来的,也不会想要见这个孩子。” 张九昭还想说什么,但皇帝没有给他机会。 “即便是想回来,也是因为别的人。” 第189章 皇子命名仪 ——山海关—— 赵希言初到山海关短短几月内就遭到岛夷的多次入侵,与关城内将士共同御敌。 在山海关守备的教导下学习城中防御器械的使用,关城坚固,岛夷登录而无法攻下,然沿海百姓却因此受难。 而今与一支交大的海匪达成了协议,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每年供其粮食、衣物、炭火以及弹药,便能为朝廷效力,在渤海一带的海域护卫。 且朝廷发下布告,凡有投诚归降着,既往不咎,经此之后,山海关以南的海域逐渐安宁。 短短几月,赵希言的脸如历经沧桑,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如今在关城内与将士同吃住,日常都会在衣服内穿着甲胄戒备,网巾裹住的额头上还露出了几根零散的碎发,被风吹拂着。 海上的风极大,在赵希言憔悴的脸上,干净白皙不复存在,同时还多了一道与岛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