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25章 命运老人的门牌号(中)(3 / 6)

里不可能写几句好听的话。

然而——

如果这场采访真的隐藏着未知的大坑。

比起一朝不慎,在坑里摔死,跌的身败名裂。

这也一定不是最差的结果。

如果有后悔药。

布朗爵士肯定相当后悔,没有在欧洲美术年会上打打太极,油一下啥的。

他就是太实诚,太得意,在人生的最高点,神采飞扬的说出了些心里话,才被伊莲娜小姐当场啪啪啪把脸都抽肿了。

艺术类“考古”论文就这样的,个人主观推测的内容太多了,它很难像物理学研究一样,做复现实验,从而百分之百认定某个论点是正确的。

同理。

除非你真的能找到铁一般的作假证据,拍在人家脸上,把他彻底锤趴下,否则……也很难百分之百的认定某个论点一定是错的。

正如酒井胜子告诉安娜——

无论他们的论文看上去有多少疑点,这都是历史所留下的空白,很遗憾,没有人能再回到1878年的那个雷雨夜,去问问画下这幅画的女画家了。

但是。

这种无聊而冗长,让人困的想要睡觉的对谈会,就像那些毫无波澜,情节起伏的电视连续剧,或者一个音从头弹到尾的音乐剧演出一样。

对于所有观众来说,一定是最差的“表演”。

对于新加坡双年展的主办方来说,也是最差的。

以他们的立场角度。

无论是顾为经表现神勇,舌战群儒,打破了所有质疑。还是顾为经被抓住了猫尾巴,被《油画》的采访团队喷的哑口无言,面容苍白,摇摇欲坠。

它都会是一场经典的“对谈”节目。

后者甚至没准是能载入双年展史册的经典对谈,话题度甚至能炒个好几年。

但要是顾为经在上面问东答西,根本不正面和主持人对话,或者很“无聊”的对话。

那么,组委会得到的,便只是一团垃圾。

艺术双年展从某一特定意义上说,有点像那种电视综艺节目。

它们是很需要流量的。

流量代表着知名度,代表着文化影响力。

游客多,甚至也代表着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有着更好的拉动作用。

功利点说。

游客多,话题度大,就代表着“展览”成功,有了这样的履历,策展人也许就能下次得到更多的经费,去办更大的展。

英雄打破质疑、小丑被揭破本来面目——都是好的采访。

什么东西都没有——才是真正的灾难。

那样的话,组委会和《油画》团队的心情,大概就像那种综艺节目播出后,发现后台收视率被直接干下去5个百分点的主持人。

抓狂极了。

顾为经把衬衫拿起来,微微挑了挑眉头。

衣服被画框压的有点皱了。

他一边思索着要不要找个熨斗,在去今天晚上的艺术家晚宴以前,把衬衫和正装全部都压一遍,一边开口:“兰普切女士,我确实得到了应该这么做的建议。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将不得不采取这样的应对方式。”

“这真不是威胁,这只是无奈。”

他的语气听不出任何的无奈。顾为经把衬衫在床上叠好,然后说道:“但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把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