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266节(4 / 7)

好好!我——我能帮三郎管事儿!”

崔季明斜眼:“算了吧。就你这个十个指头以内加减法都快算不清楚的。快回去吧,考风估计也留不了几天,你们去说说话吧。”

考兰欢快的应了一声,小跑着就要走。走出几步,又猛的冲回来,隔着窗子狠狠的抱了她肩膀一下,崔季明还没反应过来,他就一溜烟快唱起歌儿似的走了。

而屋里的考风却没有那么轻松,他刚刚还坐在浴桶之中,只听着外头雨声渐渐掐断,房梁上似乎却响起了几不可闻的脚步声。他警觉惯了,登时踏出浴桶,拿起自己挂在屋里的长刀,随便披了件衣服,拿着刀静静地听着上头的动静。

而房梁上的人似乎也没有走的意思,考风皱眉,拔除刀来,挪到门口,猛的一脚踹开门,在柱子上蹬了两脚,就迅雷不及掩耳的踏上屋顶,抬刀朝屋顶上蹲着的那人刺去!

等到考兰回到院子里时,正看着考风从房梁上跳下来,那披着的外衣就跟没穿似的,整个人随着年龄长大的玩意儿也顺着跳下来的动作晃荡。考兰惊:“哥你干什么啊!”

考风啐了一口:“这宅子怎么半夜还有贼人,我只伤了他,可惜,让他跑了!“

第265章 0265.#

几日清闲下来,崔季明只听闻裴森被押来了郓州,中原腹地的叛军算是彻底的平了。殷胥不肯手软,不少败逃向北边关外、向南地江浙的叛军,他也不计代价要全部斩灭。崔季明倒是理解他这种手段,毕竟王道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若是裴森、于空韬手底下的小将一个个都能有好日子了,不知道多少人拥点兵就想反。

像崔季明这样的“叛军”身份,如今战争结束,殷胥割了她近四万的兵力。若是真的叛军头子,怕是已经要跟朝廷翻脸了。她倒是无所谓,拥兵过多今日看来是好的,但往长远来也未必是好事。她自己养出来的兵,用来给大邺,也算是符合她的期望。

她手底下的将士大多守城经验丰富,又出生在黄河两岸,懂这里的水土人情,用来编制成小军镇或者是守城,十分合适;又有不少脾气桀骜、蔑视朝廷的小将,再往上混迹容易过度膨胀,崔季明敲打了这么久都没敲服,往后只会给她带来麻烦,这些人就不能给他前途了。

更何况殷胥显然也想改军制,肃宗一次改革没能釜底抽薪,反而使情况恶化。到了他,就需要趁着这场仗,把境况改一改了。

她只是感慨,有时候看着历史书上,总觉得是高高在上对皇帝的种种措施进行评判,把恶劣的影响和后果说的头头是道,好似当时的皇帝就如此盲目浑然不知似的。

高祖时期,以大营的设置来削弱地方军权,到了肃宗又整改府兵制度,仍然藏污纳垢,在叛军大旗一立起来的时候,各地都冒出了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