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668章 青城县何四郎(4 / 7)

张居正进一步解释了自己为何会赞同。

皇帝优先考虑腹地,但多少也要考虑下的吕宋地方的切实需求,随着铜厂的设立,吕宋开始发展,已经不处于完全蛮荒的地方,对货币的需求也是极其旺盛的。

宝钞,就是最优解,而且不必担心贬值的问题,因为只要大明在,宝钞就有本位。

“陛下,白银流入不能无序,没有白银流入得饿死,白银流入多了也会堰塞,但大明之前缺少调节白银流入的阀门,而海外通行宝钞就是那个阀门,如果想要更多的白银,就多发行一些宝钞,如果想要减少白银流入,就可以减少甚至是收回宝钞,减少白银堰塞。”张居正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由。

白银流入速度的快慢,需要自主、可控。

皇帝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内帑堆积如山的白银,扛着那么大个堰塞湖,陛下的压力真的很大,白银无节制的流入,也会造成许多的问题,有个阀门,就好多了。

就像蒸汽机一样,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可以有效调节蒸汽的流量,让蒸汽机相对稳定的输出,想要多大的力气,就有多大的力气。“恩,王巡抚写成奏疏,朕朱批,送京堂推行。”朱翊钧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赞成王一鹗的想法。

这是解决白银流入速度的手段自已,有没有用还需要实践,但有总比没有强。

大明处于钱荒,整个世界同样处于钱荒的状态,大明的读书人素来喜欢批评朝廷,尤其是各种铁钱,更是被视为恶政中的恶政,从汉时开始的铁钱,飞钱,都是被批判的对象。

但除了中原能够奢侈的使用铁来铸钱之外,整个世界,连一个能大规模铸造铁钱的国家都没有,大明铁器行销海外,已经稳居大宗商品第二,甚至正在挑战布大宗商品第一的位置。

世界没有高炉冶铁术,各国更没有铁冶所。

泰西的钱荒,也是到了大航海时代,四处掠夺才逐渐缓解,但也只是泰西,整个世界仍然是处于绝对钱荒的时刻,只要大明可以完成对钞法的探索,仅仅钞法一项,就够大明续命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了。

大明海外通行宝钞,形成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就会被用的到处都是,墨西哥、智利、巴西、泰西、非洲、大食国、蒙兀儿等等等等。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倭国又会变成一个货币上的孤岛?”朱翊钧简单思考了一下,得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倭国又在大明翻身的时候,遭受了无妄之灾。

因为倭国的货币,是倭国通行宝钞,和大明海外通行宝钞不是一款,倭国的通行宝钞是没有蕉麻的,蕉麻产自吕宋,是一种绝佳的硬质纤维,具有拉力强、耐盐、耐浸、耐腐蚀等等特点,倭国通行宝钞是特制的,没有蕉麻。

倭国要和世界商贸沟通,没有大家都广泛认可的货币,就无法贸易。

王崇古听闻,笑呵呵的说道:“这也没办法,宝钞大明自己也不够用,就像米一样。”

大明宝钞注定会回流大明,作为钱法的一种补充,不够用,自然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为倭国更换宝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