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4)(3 / 5)
便不叨扰母亲与姨母叙家常了。
崔氏点头,妇人便抬手拉扯着崔氏的手,套近乎道:阿姊当真是好福气,家中出了个这般有出息的儿子。
福气什么呀,这几年朝中如此多的变故,我听闻宰相屡屡更换,被酷吏弹劾后不是砍头便是流放。
阿姊还不知道么?妇人疑道。
知道什么?崔氏滞住。
原本我也不知晓,过年时阿兄回到郑州才谈及,说去年朝中发生了一次变故,子玗受到牵连,不仅从酷吏手中活下来了还官复原职,阿兄说子玗现在正承宠于圣人,一年连越数级乃开国之最。
这是元综说的?崔氏大惊,此事可当真?我怎不知。
阿兄在秋官担任侍郎,其代掌的秋官尚书正是原先的越州刺史令郎的岳丈,阿兄的为人阿姊又不是不知,如何会说假话。
崔氏当即明白,当着同族姊妹的面毫不掩饰心中的怒气,好哇,四郎大婚瞒着我,这等殃及家族之事也瞒着我,看来王大郎近些年来是长本事了。
阿姊消消气,许是姊夫不想让阿姊担忧。
从两个假关怀的妇人视线中脱离,王瑾晨回到内院一处僻静的小院中,树下站着一个早已等候多时的生面孔。
继吐蕃一万余人归顺后又有吐蕃及党项部族陆陆续续请求归顺,圣人派遣右玉钤卫将军张玄遇为安抚使,大军至大渡水西时,吐蕃酋长曷苏率己部归顺大周之事泄漏,为国人所擒,因此曷苏部族收归作罢,但曷苏事发后,羌蛮部落大首领昝捶得知张玄遇部队至境,便率八千余人夜渡归顺,圣人高兴之下便以功进张玄遇右金吾卫大将军,原右金吾卫大将军是武承嗣党人,张玄遇顶替后他被调派至西南,当了个空有虚衔的边官,且依附武承嗣的诸多高官不少都遭到了贬谪,依属下看,武承嗣离罢相不远了。
他以亲王之身拜相,位高权重而不知收敛,只需要旁人于天子耳侧提点一句,引来猜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除了这个没别的消息了?王瑾晨问道。
眼下朝堂言论的都是边境之事,至于主人半年前在明堂的遭遇已经无人问起了,哦还有,圣人赏赐了李昭德一柄玉如意。
王瑾晨皱起眉头,如意看来李昭德当真有拜相之势。旋即抬头又问,还有么?
男子愣了愣,旋即拱手,主人是想问先前萧家替七姑娘张罗的婚事么?
王瑾晨转身不语,男子便继续道:目前没有听到萧至崇要将妹妹嫁与谁的消息,但是李元符最近走动景行坊十分频繁。
王瑾晨听后眉头越发深陷旋即从袖子内拿出一块金饼扔到男子手中,你先回洛阳吧,继续盯着动静,若有事,第一时间赶来报我。
主人何时回来?
服丧期满后我自然会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