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环(2 / 3)

和唐宋明清末期的土地兼并,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以此时汉王朝的人口,耕地面积完全能够达到“一户百亩”的劳作极限,这是人口爆发之后唐宋明清所无法媲美的优势!

从桓帝时期起,东汉的耕地问题就是“耕地荒废”,而并不是“无地可耕”……

“土地兼并”的背后,是“人口兼并”,对于后世人口膨胀的朝代来说,一户平均耕地也就二三十亩、甚至更低。

对于那时地主来说,依附他的佃农够多,他可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没人依附他也可以粗耕——对人力的需求弹性很大!

这样一来,失去自己的耕地的农户,就必须依附于地主。

而现今却没什么“精耕细作”的说法,反正土地够用,大家都是粗耕为主,也就是说……用土地是限制不了农户的。

虽说私自垦荒是违反汉律的,但以如今的形势,即使朝廷僵化,各地诸侯也不可能僵化的禁止垦荒,反而都大力鼓励。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并不是土地兼并带来人口兼并,而是人口兼并带来了土地兼并!

人口集中于各大豪门名下,并不是因为土地,而是因为苛捐杂税——三国时期,三家的税率都在十税五左右,这已经是挑战生存极限的数字,毕竟此时的耕种技术,决定了每户人家的产能的极限。

反而和豪族抱团,躲一部分税,百姓才能舒坦一些……

不过吕玲绮平时耳濡目染,也明白一些其中道理,明白朝廷在人口进一步流失之后,又动不了各地豪门的话,就只能继续加税,形成负面循环。

所以在吕玲绮眼里,这些人就是在“装好人”。

要打破这种循环,不可能靠去和老百姓解释,都是因为他们装好人,我才收这么多税的,你们应该脱离世家豪族的抱团,和朝廷共渡难关……

信你个鬼!

即使是以白图的人望,也不可能令老百姓扭过这个逻辑。

要么朝廷强势出击,强行将人口落实回自己的户头上,要么令朝廷在百姓心中,建立起超过当地望族的人望……

两者,都很难。

过年给百姓送些酒肉,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至于州牧府……

白图还真送不起,毕竟州牧府家大业大,那么多军队要养,还要存粮备灾,总不能再加一成税,过年时作为回馈吧?

看着吕玲绮气鼓鼓的模样,白图反而宽慰道:“咱们不用送酒松肉,咱们要让老百姓自己就能吃得起肉。”

对别人来说“两者都很难”,但白图可以轻易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第三个办法——迅速拔升生产力,直接将人口从耕地中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