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清穿之宠妃 第64节(5 / 6)

的女人刷名望嘛,就和大臣们一到冬天就要在城外施粥是一个道理的。

应的爽快的他们却渐渐发现,事情有些不可控了,首先你想要抚养孩子也好,养育老人也罢,都得有个地方来专门的办这事,这房子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摆在那,等着你去捡现成的吧!

不是没人察觉的不对,可铺桥修路养育孩子,建造学堂这哪一样说出去不是天大的好事,朝堂上的朝臣但凡敢张嘴说句反对的话,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得把他们给淹死。

满人对这方面接受良好,主要是好日子他们才过上没多久呢,从前那地界那生活环境也没有让他们讲究的余地。

汉人就不一样了,于他们来说,留头不留发,他们可以装聋作哑的活下去,但要想让家中女眷禁止裹小脚,那可不行了,坚决的抵触。

因此,哪怕顺治下旨本朝不许女子裹小脚,也因为汉人的抵触不得不让这道政令形同虚设。

哪怕此事后来解决了,可正是因为知道顺治为自己承担了多少压力,所以董鄂秀玉憋着一口气非得做出一份成绩来不可。

要做好一件事,那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看各个县的县志,看自己挑选出来的人才的简介,还有各方面的调停,如此可不就忙的不行了吗?

她自己觉得还好,顺治却舍得让她这么累,逮着机会就找借口的把人拉出来,带着她松快松快。

随着马车的渐渐驶离内城,肉眼可见的繁华了许多,人来人往的满满的烟火气,一路上大多都是身穿各种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的百姓,他们走在街头忙碌碌的眼里却带着希望。

顺治掀开帘子,略带自豪的伸手指着外头繁华的景象:“秀玉你看,因为我雇佣百姓们来修平京城的道路,所以哪怕艰难,他们眼里都是带着希望的!”

这倒是顺治让人盯着时常关注自然不会有人敢伸手,那是干一日结一日,每日都有进钱,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不怕忙,就怕没有地方忙。

如今,春寒乍暖的还带着嗖嗖的凉意,他们却穿的单薄,来来往往的干着活的他们额头上冒着热汗,捂着胸口,那有些许的铜板,是他们的工钱。

个个心里都是火热的,因为那代表一份能够让家人活下去的米粮,一份能够让他们免于寒冷的棉花。

思虑着之后得更勤快些,盼着多干上几日的活计,能够攒下来的银钱就能给家里买些米粮,久违的开开荤,或是把那已经老朽的时常漏雨的屋顶修修。

那高谈论阔的谈论着这些再细微不过的事,为此而满足的样子让董鄂秀玉似有所悟地眨了眨眼。

那副放松又懵懂的样子,惹得顺治脸上的表情差点都没绷住,已然没有了任何说教的念头的他把人捞在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