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鸳鸯双栖(2 / 3)
携鸾听了,默默转身做自己的事……
诚如佩凤所言。
贾清怎么可能专为贾宝玉的事跑一趟呢?一来他才不关心贾宝玉的感受呢,二来,贾宝玉也不可能为这么一件事情而真的对他生什么怨气之类的东西。
一切只因为晴雯。
今早才用甜言蜜语将其攻克,晚上就不见了踪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一点。
所以,他是专程来安慰晴雯的。
因为天还不是太暗,又临近中秋,路上还有月光照拂,贾清疾走入荣国府中,也不需要提灯笼之类的东西。
临近东大院,贾清决定从小路去偏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路过李纨的院子侧面,隔着几株梨树,就见一道小小的身影孤独的坐在窗边,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论语》“学而”篇。
贾清驻足看了片刻,摇头叹息:贾兰才这么大一点,就被李纨这么拘着读书,难怪以后会变得性子孤拐,不易近人。
身份尊贵,却没有得到贾母和王夫人应有的宠爱,而且几乎每次出场都总是伴随着贾环……
要知道,贾兰可是读书相当用功,又听话,又懂事的荣国府嫡长曾孙啊!
不是正符合“掌上明珠”的要求吗?难道就因为幼年丧父,是个没福之人这样荒谬的观念吗?
大家族的恩恩怨怨,真是难得说清啊。
怀着感慨的心情走进了偏院。用眼神示意看见他的惠香禁声,然后贾清就悄悄走进了卧室。
卧室昏暗的烛光之下,容颜俊俏、身姿风流,穿着红红长裙的晴雯拿着绣花的绷子,怔怔的出神,完全没意识到贾清已经走了进来。
“唉。”
良久,只听晴雯微微一声轻叹,然后低头继续绣她手中那一张没有完工的手帕子。
贾清遥看,她应该是要绣一只鸳鸯在上面。
“叹什么气呢?”
贾清轻轻的问话,却犹如一道仙音,落在晴雯的心坎上,使得她猛然抬起了头来。
“二爷!”
她惊喜莫名的叫道。
贾清走过去,再次看了看她手里未完的工作,道:“你这绣的是什么呢?”
晴雯脸微微一红,忙将手里的东西藏在身后,道:“没什么,不过是一张手帕罢了。”
贾清手伸过去,想要摸摸晴雯的脸蛋,在对方的退避之中,笑道: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你以为我不认得?不过是只鸭子罢了,我也见过,你还瞒我呢!”
晴雯气道:“胡说,我绣的明明是一只鸳鸯。你看看,这哪里像是鸭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