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675节(4 / 7)
歌曰:为得铅中金,兼得石中水。盖水中出金,石中出液。
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日南午,太阴之气;乘於馀阳,燕坐。
燕坐者,儒家所谓潜神,释氏所谓坐禅。左玄真人云:夫欲修生,放拾外事,无令干心,然後安坐内观於心,若觉一念起即除灭。其法,要於净室,宽衣叠足,蟠坐闭目安稳,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则元气自复,兀然而住矣。
调息,
太白真人授冲和子云:神庐者,鼻也。夫欲安元和之气,先净室中调,令气微微然。小则生之门,大则死之路,故生死之机在此矣。启之又不可,闭之又难为,但令微之。又微不得令奔而口吐。故《老子》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容成子吐故纳新,察鼻之出入。内观经云:元气入鼻,灌泥九也。《保神经》云:欲得延年寿,无过治髓门,髓门者,玄牝之门也。
心无外缘,
《黄庭经》云:脐下一寸,名曰下丹田。《刘真君歌》曰:欲得不死长在天,须将元气守丹田。大抵心无外缘,是真人初修道法。所谓收视反听其法要,喘息不出於鼻内,思惟不离於身中。《老子》云: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皆此义也。
以神驭气。
尹真人曰:若神能驭气,即鼻不失於息。真人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终日行而不失。上至泥九,下至命门,二境相通,可救老残。若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吸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能息息之中,神气相合,子母不相离,即当内结,求死不得。功成之後,男子关元无聚精,女子脐下不结婴。若神气各驰,情为欲牵,元气下降,自不能制,遂有畎洽之忧。若息息之中,神气相持,子母不离,虽有会合,常味於无味,乃於得术矣。西竺迦叶留形,马明龙树并得此,密传於世。得闻此者,皆累世积福,於仙录有缘,乃可遇之。古歌曰:若欲长生学伏心,莫观他事去来今。但向定中神气合,何忧不至大仙林。
闭神庐以定火候,
《草衣子歌》曰:探鍊铅汞在午前,一阴生即破其乾。所以修生之士,阳时则服气,午後只闭息而已,所以鍊阴也。《赤城记》所谓:鍊气者,闭息也。闭息千日,则五脏不交,六腑不传,百脉不行,百关自奏,神气自御,万化自定。天地不能盗其体,阴阳不能衰其形。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至千。闭息一百二十为小乘,闭息一千二百为中乘,闭息一万二于为大乘。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计五百四十动为一息,去仙不远矣。其术湛然,无思澄心,燕坐昂头,瞑目闭息。以右手第二指第三节,谓之生死门。受神之所,乃以数珠按之,心默数之。息急即右转咽喉,不可令大急,急则微出外气,复吸则止。此在口诀。
开生门而复婴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