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皇帝的猜想(2 / 3)
“可惜,出身虽然好,到底是否堪当大用,还未可知。”
宁康帝又叹了叹。
以贾琏的身份,若是用的好了,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限度调动满朝勋贵的作用。否则就算今日四皇子府中的事,可能会引起宗室和勋贵之间的矛盾,他也不会亲自下场处置。
派个大太监去,也就足够了。
之所以亲自召见贾琏,就是想要看看,贾琏是否有可堪一用的价值。
若当真是个纨绔废物,不论身份再特别,他也是不会多看一眼的。
想了想贾琏之前的奏对应答,宁康帝又偏头问戴权:“朕好像听你说过,如今的荣国府,似乎是工部员外郎贾政当家,而非居长且袭爵的贾赦当家?这是怎么回事?”
似贾府这般逐渐没落的勋门,皇帝原本是不怎么关注的,如今既然想到这里,便就问问。
戴权笑道:“陛下说的不错,他家情况实属有些特殊。
先荣国公之后,长子贾赦袭爵,却因为不得荣国太夫人喜欢,所以并没有居住正堂,反而是工部员外郎贾政住在了正堂,日夜奉养母亲。
难得的是,一家人倒也和和睦睦,并没有因为家产、爵位之争,闹出什么动乱来,倒也算是勋门中一桩奇事了。”
戴权其实知道更多的一些内情,但是却只是将明面上世人皆知的情况告诉宁康帝。
宁康帝听了,冷哼一声:“自古父母偏心,自是有的。只是你说什么一家人和和睦睦,朕却不信。
常言道……一家岂容二主?这荣国府若当真如此,生出家变不过是迟早之事罢了。”
宁康帝本来想说常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但是立马想到太上皇,情知这样说不妥,方才咽下去。
至于贾家的家世,他并无意多管,他知道贾政和贾赦这两人。贾政在他眼里虽然只是中人之姿,却比那个风评极差的荣国公长子好的太多,他自然不可能有心替贾赦撑腰。
倒是突然令他想起世人对贾琏不同的评价来。
如此看来,荣国府情况既然如此复杂,说不定就能解释得通,为何林如海对贾琏的评价极佳,而京中的人,却大致相反。
原来他只以为林如海或存私心,或一时受了蒙蔽才向他举荐贾琏。
据他方才亲自审视的结果来看,倒是京中传言多有不符,而林如海的评价,更切实一些。
这样一来,不由得他不怀疑,贾琏在京中的时候,是故意表现出几分顽劣来?
身为太上皇众多的皇子之一,宁康帝太熟悉这个味道了!
家事不宁,则子弟多遭殃,也不知道这贾琏有意藏拙,是只图自保,还是忍辱负重,蓄谋替父亲夺回家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