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点问题(5 / 6)
成一团。
非常新,选秀?卧槽!
节目组这是为了流量不要口碑了?那岂不是这个节目底层逻辑都衰落了…
“我也是和大家一样,上场前才得到他的名字。当时我就在想,哇哦,真是意外和惊喜,但我也觉得,他应该来到这个舞台。”
张邵涵不紧不慢,继续主持:“而且,他今晚带来的,是一首新歌所以,悬念留到上台后,让我们欢迎,许贺!!!”
黑色的人影从后台走出,聚集的光束在这一刻,慢慢打开。
当那个穿着白色西装,颇为正式地登场的男人出现后,现场无论刚才时多么地争议“他怎么来了?”“他太新了吧”以及“节目组标准是不是降低了”的,都在此刻爆发出整齐划一的欢呼声:
“噢噢噢噢!”
以及:“卧槽是他!他居然来了!”
“我的妈,这么红的艺人也会过来么…”
真的,吐槽归吐槽,但现场那么多年轻人看到这么当红的明星
确实太红了,红到还有很多人这时候脑子里也在问“他居然会来这个节目”。但他就是来了——虽然在这个现场,他未必那么认可高。
但在年轻一届,许贺就是登顶。
音乐,人气,商业价值
甚至有人这时候想想,如果非要有个年轻一代过来,那许贺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看得几个乐评人也是感慨:
“人气很高啊,现场好久没有这么沸腾了。”
“确实,希望他唱歌之后,现场也能这么沸腾甚至更上一层楼。”
“这个我可能要给各位先泼个冷水。我觉得如果是新歌的话可能很难吧,没共鸣,他如果唱《缘分一道桥》我倒觉得有可能,但是新歌”
新歌的话,就必须牢牢抓住观众的耳朵。
台上,许贺也微微鞠躬示意。
欢呼声稍弱。
灯光暗下。
对于抓住耳朵这件事情,许贺是有心得的。
他这种性格,也绝对不会在这么重要的开场,也算是自己从偶像身份归到歌手身份的开场上,做一些不合理的选择。
要高音,要好听,最好还要打破刻板印象。
也就是组合时期的各种炸场。
炸场可以在后面用,但现在许贺最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带来全新的个人认识,免得老是唱同种类型后面转型太难:而满足这以上所有要求的歌曲,其实是很有限的。
好在有限意味着,还有选择。
所以许贺选了一首在原时空类似的舞台上表演过,且效果极佳的歌曲——对嘛,分析一大堆,直接用成功例子最好。
但,他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