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2 / 8)
本规范。大清国的芭蕾艺术在太子殿下的小金手指下, 逐渐把芭蕾的“开、绷、直、立”的审美特征形成。
既保留着古罗马人那种对上天及日月的敬仰,追求独立的人格、向往自由、力图摆脱地球的引力等等特点,还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人身上的自信、张扬、高贵与支配一切的强烈人文主义精神, 创新出华夏文化中融于天地自然的平衡和谐、饱满柔和的静美。
这也是太子殿下和很多新式学院出来的学子们都喜欢它的地方,它属于一种新式舞蹈艺术。
大清国使团里的官员文人们和学院里的老师、学生们积极的讨论,喜爱芭蕾的路易国王和太子妃一起讨论每一个姿势的表达, 小宝宝们安静的跟在阿玛的身边, 安静的看着、听着。等到路易国王突然模仿大清戏剧捏出来一个兰花指的时候,气氛达到了**。
喜欢戏剧,家里养了“家班”, 平时还会哼唱几句的容若大人主动站出来,表演了一段儿婉转动听的《阳平关》,“···满营将官紧战袍。高山弃马且登眺,···。”
王太子一家一看一听, 刷刷的眼睛一亮,他们可都是听过大清的戏剧,很是痴迷。尤其是京剧《阳平关》,简直让他们三月不知肉味。
后世的国粹京剧,因为大清国百花齐放的文化大发展,安徽省一带的徽剧;湖北的汉剧;江苏一带的昆曲;陕西的秦腔纷纷进京,互相影响之下,结合了一些北方的民谣特点和北京口音,现在已经初步形成。
最为痴迷京剧的三阿哥立马站出来,跟着唱了一段儿,“···越杀--越勇---精神----好-----···”声音富有感染力,动人心弦。
路易国王听得一愣一愣的,大清国还有这些宝贝?然后他就看向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等孤回去后就安排戏剧大班来欧洲巡演。”
路易国王闻言高兴,跟着王太子去过大清听过戏剧的法国贵族们更是高兴,好怀念大清的戏剧有没有。
众人兴致高昂,奈何时间紧张,午宴过后,他们参观了巴黎的荣军院,图卢兹大学,蒙彼利埃大学,来到了后世闻名天下的香榭丽舍大街。
这个时候,它还只是一条皇后林萌大道。顺着这条无任何建筑物遮挡的道路,站在卢浮宫的杜乐丽花园,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消逝在西边地平线上迷人的晚霞落日。大道两边都是沼泽和荒地,而他们要在这里选一处地方,作为大清银行在法兰西的地址。
晚上五点的时候,众人回到卢浮宫休整,太子妃亲自领着仅有的一些宫人在仙鹤厅准备答谢宴会。
选料、配菜之类的食材,随团的厨师都已经精心准备好;不好准备的就有飞机从大清国空运过来;插花口布蜡烛等等两位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