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5 / 8)
还会音功。
就听不自觉使用了音功的太子殿下继续讲道:“孤对你们的希望和要求,就是你们要克服自己人性中的贪婪、短视、冲动、恐惧等各种不利情绪,排除内心的情感波动,只留下脑袋里单纯的理性和为国为民的原则操守。”
这三百人,大部分是来自各个高等学院,小部分是留洋归来的学子们,以及陈大人等大臣们推荐的各地方天才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选拔考核中脱颖而出,被选中,然后坐在这里接受培训。
作为主考官之一的太子殿下,当然知道他们已经具备银行人的一些基本能力,比如过硬的心理素质、天生对数字敏感,有较强的记忆力,所以他要和这些未来大清国的银行家、金融家们明确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他不介意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只讲述作为一个大清国银行人的基本素质,行业操守,只要这些人可以听到进去。文人思维的三阿哥听到这里,因为自己没有被太子二哥选中的小委屈消失的无影无踪,直觉这就不是人该做的事儿。
这和玩具处设计出来的那些机器有啥区别?不,比机器高级,因为太子二哥还要这些人做到审时度势、灵活机变等等。总之,就是该是你作为一个机器的时候做个机器,该是你作为一个人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
当三阿哥听到,“对于银行人来说,最需要讲究的两项,数字和合约,数字是基础,合约是规则,不管道理如何,碰到实际算出来的数字和预先签订的合同,都要让步,···银行人要恪守的契约精神。万般皆下品,唯有数字正;万般皆上品,没有合约高,···”
他真心庆幸太子二哥没有选他而是选了四弟。转头看着四弟紧绷着的小脸,满脸都是12345和大清币上的花纹,就一脸同情。
康亲王听到这里也是在心里深深的叹气。他的小儿子有幸被选中,他真的不敢想象,小儿子被这么一通培训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儿。君臣二人听了一会儿就退了出来。康熙皇帝看着他乐呵,“没想到吧?”
“回皇上,这个思维模式,真的是,和我们学的儒、道、释思想完全不一样。不,奴才说的不对,大方向上要求一样,但是使用的不是文字,而是数字。”
康熙皇帝感叹一声,“自古以来,华夏文化讲究的都是“天地人”和谐的情理法,感性思维浓、理性思维排后。对于数字方面的学问,虽然起步的很早,却是发展的缓慢,可以说是非常的不熟悉。当然,也都习惯了用意向化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去思考问题。”
“慢慢来吧。”
等到太子殿下三个小时讲完,顾不得场下要和他说话的众人,赶紧来到太子妃这里看看她的情况。太子妃立刻乖巧的表示自己各方面都很好。虽然她这些日子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