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60节(2 / 8)

盛达三江”,是晋商的生活写照,那么作为一个晋商,常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们的团结意识、敬业精神。勤奋、刻苦、谨慎、诚信且不说,他们能在当前的士农工商,商为末的环境下摒弃旧俗,褒商扬贾,殊为难得。

对他的性情颇为了解的陈大人一听他还是继续夸晋商,心里就开始发苦。夸的跟一朵花儿一样,查实的时候就一巴掌拍死。号称最为耿直无私的太子殿下,最擅长的就是春秋笔法,向来都是只说几句筛选性的信息,不下任何定论,全凭听者的姿势水平自己悟。

陈大人越琢磨越觉得心苦,好想哭。他就不该一时心软只把亢氏“小惩大诫”留下来。本来不靠海不靠河,环境恶劣的山西人能把商业做出来已经够辛苦了,如果再被太子殿下查证后来个大换血,他简直无法想象。

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把恃富骄横、悭各贪婪,还屡教不改的亢氏给制裁了!

不管陈大人怎么在心里发狠,场下的掌柜们听到,太子殿下三言两语就把晋商经营家业的道道给扒了出来,虽然他后面有补充,这些道道明年就会进新式学院做教材,他们还是一个个眼冒绿光,能够比其他商家先知道,独占先机,就是大福分。

身为晋商商会首领之一的王掌柜呆若木鸡,心里呜呜呜的泪流成河。太子殿下,您还说自己是个外行,您把我们吃饭的家伙都给秃噜出来了吆,就算是未来全天下人都知道,您也不能这样啊,您这是在资助我们晋商的“冤家对头”。

您至少,至少把这个草民手里的这个点心的方子送给草民。

被王掌柜认为“不大厚道”的太子殿下,发现他们都不说话,自觉他的时间所剩不多,就直接发话,“孤认为,虽然大家伙儿来自天南地北,甚至是竞争对手,却都是大清国人,都是同行商家,方便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交流沟通。”

“对于一家商行而言,管理方面的人才和拿出股本的财东,同样重要,孤的建议就是适当的给予厚待。···”

等到太子殿下站起身来,在阵阵恭送声中离开太和殿,被留下的众人齐刷刷的看向陈大人。一个说我家正好做饮食点心这一方面,一个说家里老娘喜欢这口。陈大人干脆拜托宫人帮他们每个人打包一份。

等到他和诸位看他笑话看够了的同僚们告别,领着这一伙儿让他“特别丢人”的大商家回到商部,只能感叹一声,还好茶饮需要杯子装,还好他们的脸皮没那么厚。

如愿见到心心念念的太子殿下,听到了太子殿下的点拨教诲,耳朵满足、眼睛满足、心满意足、浑身兴奋激动的众人都对着陈大人嘿嘿乐呵。陈大人···陈大人对于他们的赖皮行为不予追究,也是直接发话,“敬业什么且不说,这些你们回去自己悟。”

“本官要说的是,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