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46节(2 / 7)

大师面对太子殿下的小无奈还是微笑,伸手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沙弥招了招,开口说道:“难得今儿有缘可以见到太子殿下,恰有一位小沙弥,年七岁,性情高洁,聪慧过人,吾欲接纳为嫡传弟子,若太子殿下方便,不若给他赐个法号。”

被有缘的太子殿下···起名废的太子殿下···

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对着他规规矩矩的行礼,神色镇定、表情端正,眼里一抹灵性跳动,出尘脱俗,胤礽在心里感叹一声普陀山的人杰地灵,嘴里胡乱说道:“孤对佛法不通,姑且以名论名。沙弥二字本是梵语,意为勤策男。”

“当年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七岁出家,已受十戒,却因不满二十岁不得受具足戒,所以释迦牟尼就取了沙弥的称呼,让他作为首位沙弥开始修行。沙弥,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当息恶行慈、觅求圆寂。”

“小和尚古貌神清、心性安定,更难得的是慧根深厚、道伏德馨,有缘成为住持大师的嫡传弟子,将来当是德字辈大师中的佼佼者。求寂、息慈、勤策应是无须再言,就,德空,如何?”

一切本然,非空空也。一切唯心造,心空及第归。

佛祖所拈之花本就是天地自然生成的花,是为空;天生天长的佛祖也是为空;世界万物其实都等于是空,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心出发,心想的结果。心无所想,心空了,甚至连“无所想”的心也空了,连“心空了”的空了也空了,就是悟。

迦叶尊者悟了就是悟了,其他人不悟就是不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延伸来说,花即是空,话即是空。清净无染的自性佛非常淡然,多说无益,何须多言?自在自性的佛法,自当是不着形迹、不着痕迹、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妙”,不可言。

既然小和尚有缘被神秀大师引到他的面前,秉承着众生平等、亲疏有别的意思,想要借机还给神秀大师一份人情的太子殿下,非常期待普陀山佛门再出一位德高望重、忧国忧民的高僧,一位深通神佛之奥意的尊者。

小和尚,新鲜出炉的德空小和尚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对着胤礽鞠躬行礼,“谢太子殿下亲赐法号。”

太子殿下微微点头,眼睛微眯,自在轻笑。他也觉得今儿自己是超常发挥,居然能想到这么个灵性的“空”字。

神秀大师也是开怀欢喜,心爱的小徒弟能得到太子殿下的赐名,还是赋予厚望的“空”字,可谓是造化不浅,福源深厚。

胤礽在大雄宝殿周围转了转,参观了放生池的大银杏树后,就在神秀大师的陪同下,去看历代文人墨客在普陀寺留下的诗联,观摩他们的书法遗迹。

看到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宦海梦迷人”的时候,太子殿下面对不事生产的佛门神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