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3 / 7)
给这个世界的后人留下一个天蓝蓝,水蓝蓝的世界,让他们在大灭世来临前,都有一方绿色的净土安居乐业,吃的放心,睡的安心。
“这些年朝廷一直在压制私人工厂的数量,审批和管理都非常的严格,官办工厂更是特价供应大清国的老百姓,狠狠的打击不规范小作坊的市场。儿臣觉得,这个策略还需要继续保持,不能和英吉利那几个国家一样,通过血腥暴力的圈地运动和奴隶买卖来给工厂增加工人。”
“如果商业发展的太快,工业和农业跟不上,士族阶级还一直高高在上,儿臣担心,将来会出现道德崩坏、礼制全无、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局面。农业是基础,工业水平是根本,二者应该和商业齐头并进。”
康熙皇帝点头,语气也是沉重,“商业,确实需要缓一缓,在土地改革没有收到成效之前,不能再继续膨胀,否则大清国过些年很可能会出现你说的那个经济危机。南巡结束后,就安排人手对各地方工厂、作坊实行一次大普查,再来一次严打。”
世人逐利,商业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地方,朝廷实在是压制不住这股经商风潮,只能尽力控制,加大生产管理力度,提高各个商业的行业门槛。
以前老百姓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是这个经济危机,却不光是朱门酒肉臭,而且士农工商中最为低贱的商门把牛奶朝沟渠倒。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国家有这士族和商门完全把控,工农阶层真的是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但是一个国家,农工才是根本。贵族的士族和富豪的商族,一个玩弄权势,一个玩弄金银,一旦放任他们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种利益折腾,国家距离衰亡也不远了。失去了农工基础,国家上层再怎么繁荣,也只是一个腐朽的空壳子。
父子俩又细细的说了一会儿话,发现时间已经到了三点,就准备出门去看海鸟。小阿哥们从昨天回来后,现在才有机会见到他们的太子二哥好好说说话,一个个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
“太子二哥,媳妇饼好吃吗?”这是心急口快的四阿哥。
“嗯,好吃。”单单一个媳妇饼的名称,就又勾起了太子妃亲自下厨、洗手做羹汤的兴致,他只能说好吃。
“太子二哥,蠓子虾酱的味儿如何?”这是吃中了蠓子虾酱的口味的五阿哥。
“很好,非常的新鲜,口齿生津、食欲顿生。可以把它加进御膳房的单子里。”
威海蠓子虾酱营养丰富、香气浓郁、风味独特、滋味鲜美之处,让人品之则回味无穷,适量食用的话还可以清热败火。原本历史上的雍正年间,登州知府把它作为地方特产贡奉朝廷,蠓子虾酱便被赐为宫内御品,成为御膳中的一道美肴。
小阿哥们一听,纷纷叫好,他们刚刚还在遗憾以后吃不到蠓子虾酱了,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