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3 / 7)
子殿下,居然又是很快的就睡着了。太子妃瞅着他酣睡的面容,心里计算着他今天的睡眠时间,小眉头微蹙,看来明儿还是要找太医详细的问问。
第二天天气放晴,飞龙号也到了威海港。
威海别名威海卫,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设的威海卫,原为文登县地。永乐元年建城,取“威震东海”之义,“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
胤礽上午起床,游泳洗漱用膳,又把珍珠奶茶的事儿和太子妃简单的交代一下,就照例到甲板上拍照。
六月份的威海,由于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度比内陆同纬度地区稍稍低一点儿。降水多,湿度大,气候凉爽宜人,使威海已经在朝相邻几个地区的避暑胜地的方向发展。
虽然不是大都会,却也是海道辐凑之地。
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人乘海船从他国贩到香料等杂税货物归来,京东、河北、河东等商人运着丝绵、绞绢等着出海。倭人、高句丽、法兰西、意大利等国商人、商船往来于港口,到处都是一派繁华兴盛的盛世景象。
他想到威海在原本历史上的记载,古华夏的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战争后得以回归祖国怀抱的“七子”之一,再看着眼前来自好多国家的货船正在列队进港,听着一艘艘巨轮进进出出发出的笛鸣声,心里头感慨万千。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撒娇撒娇撒娇,身娇体软,各种姿势,嘿嘿嘿,求评论。
第173章 飞机
太子殿下站在甲板上, 一边感慨通商体制下富商大贾、宝货聚集的“苍官影里三洲路, 涨海声中万国商”,一边兴致勃勃的拍下这来之不易的大国气象。
他在拍港口, 后面有侍卫举着摄像机在拍他。自从出了紫禁城, 很多时候都被摄像机跟着的太子殿下对此已经完全习惯, 安然自得的做着自己的事儿, 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拍好了他想要的照片后,抬起手腕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想到这个时候皇阿玛应该快要回来, 再想到每年夏天威海的暴雨和大风天气造成的洪涝,还有历史记载中有关明年泰州等地的洪水泛滥,他就迅速收拾东西回到书房。
把山东各地的水域地图拿出来研究一番后, 心里还惦记着昨晚上那番没有结束的谈话的他, 又开始认真的研究嘟嘟传过来的世界各国土地政策。
注意力一投入进去,他就忘了时间,一直到晚上六点半的时候,阿茹娜实在等不到他来吃晚饭,直接过来喊人, 他才发现自己确实饿的慌。
想着昨儿才答应太子妃要好好的“吃睡长胖”,今儿就一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