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 / 8)
上头和太子拧巴。
康熙皇帝当然也偷偷的派人,去爱新觉罗家的几个皇庄都彻查了一遍,还别说,还真让他查出来不少不法刁奴。气的他把那些人狠狠的收拾了一番,把所有的皇庄都整顿了一遍。
所以他今儿一听到儿子在惦记琉球的土地,就在琢磨这个事儿,想着儿子是不是打算从琉球开始动手。没想到儿子是想要从琉球开始动手不错,却不是想要均土地,还自己想的非常明白透彻。
自觉儿子成长很多的康熙皇帝老怀大慰,琢磨着稍稍提高当地居民的土地政策,可行性蛮高,好处不少。反正这些地方距离京城都这么远,耕地不分给当地人,也到不了他的手里,还不如全部打散了分出去,捞取民心不说,还能限制那些乡绅土豪的势力发展。
作者有话要说: 土地政策,我考虑一下,慢慢来吧。先来个试点。 今天查资料,才发现,摊丁入亩不是清朝的首创,而是明朝的一项改革措施,一条鞭法,只是因为张居正去世了,改革不了了之,没有实行下去。哎。如果张大人没有去世,明朝的未来又如何?不敢想象。历史,真的是有很多神秘的不可琢磨之处。
第172章 飞机
康熙皇帝想到这里,就乐呵的摸着他的八字胡, 笑眯眯的问道:“一条鞭法的改良, 有什么思路?说来听听。”
胤礽一口气把手里的奶-子茶喝完,皱着小眉头, 慢吞吞的说道:“其实儿臣心里也有疑虑, 如果在大清国境内全面取消人头税, 哪怕只是在西藏等地区,很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 那就是人口暴增。”
“当然, 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以前那些为了逃避人头税的被隐瞒人口, 不需要再继续隐瞒引起的。”
“而如果实行地丁合一,把赋和役合并, 再把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虽然可以简化税收和稽征手续,却很可能会造成一种税赋转嫁, 地主对下面的佃农增加租子。”
太子殿下是觉得,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让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各个行业的老百姓, 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确实是到了可行的时候。而他要考虑的是,怎么操作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上面的这些问题。
康熙皇帝却是想到,通过这些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 不光可以巩固团结中下层老百姓,彻底瓦解“前朝遗老”们的社会基础,确保国家财政足额,还可以借此强调满清朝廷的公正廉明、欣欣向荣,营造人心思定、人心思安的社会氛围。
父子俩虽然目的不同,好在目标一致,所以康熙皇帝稍稍琢磨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决定。
“人口的问题很好解决,在取消人头税的时候,做个规定,各家各户只有三胎的名额免人头税。至于佃农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