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8 / 8)
可以任性一下。等他们慢慢的长大起来,就要特别注意自己在外头的形象。皇家对太子妃的身份要求,当然是雍容大气,端庄华贵。
于是后来,天天捧着《藤萝日报》追踪太子妃各种信息的太子妃小迷妹们就发现,这张照片,是皇家正式公告给世人的唯一的一张,小太子妃的常服甜蜜笑单独照。后来的那些照片,不是和太子殿下一样没有表情的端着脸,就是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拍的群照。
至于为何要一群人聚在一起看一份报纸?当然是因为自觉难为情的太子妃的极力争取,以及康熙皇帝对太子妃的大力支持,这期的《藤萝日报》,一个城市只刊印了1000份。
这也就理所当然的导致了,在物以稀为贵的千古定律下,这张小报纸后来简直和那些名贵的传世古董一样被世人争相收藏。
也让一辈子都属于紫禁城“贫苦户”的太子殿下,因为自家太子妃太过害羞,被逼着在各地大肆购买收购这期《藤萝日报》,终于在他的老年时期一举脱贫致富,可喜可贺。
后人研究,就是太子殿下的这张小照片,带动了大清国摄影艺术的蓬勃发展,让太子妃成了新时代大清国女子美的新标准,此处撒花庆祝。
精明的大清商人通过这张小照片事件,敏锐的发现了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名人效应,照相机可以卖断货,摄像机当然也可以,唱片机、橡皮泥等等当然也可以。幸好太子殿下坚持原则,坚决不再做类似的事儿第二次。
可是他一个人坚持原则没用,大清国的各种小广告瞬间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各个报纸,小电影中都开始穿插小广告,稍有一点儿名气的人都被这些商人花大价钱请去拍小广告,逼得朝廷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春节过后,紧跟着出台了大清国的《广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