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4 / 9)
大臣侍卫在队伍最后骑马护从。锣鼓喧天,八音迭奏,一路向皇宫进发。
其实,在满人入关之初,大清皇室对于汉文化的各种理念还处于相当模糊的阶段,大婚当日皇后或者太子妃由哪个门进宫,与皇后或者太子妃的身份并无直接联系。顺治皇帝第一任皇后当时因为住在东华门内,就近直接从协和门入的宫。
现在随着满清的汉化程度加深,按照汉家礼法,迎娶皇后或者太子妃必须走皇宫正门,才足以表达其与皇帝或者是太子同尊并重的地位,才符合华夏人“中”与“正”的观念。具体的体现就是,礼部对于这次胤礽迎亲队伍的进宫路线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大清门中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中门—端门中门—午门中门—太和门中门—中左门—后左门—毓庆宫大门台阶下。
除了胤礽,其他人到了金水桥都下马步行,到了毓庆宫大门后,正副使与内大臣侍卫都已经完成使命退下,胤礽也翻身下马,在钟鼓齐鸣声中,接过大阿哥递过来的弓箭,在众人鼓励的目光下,刷刷刷三箭射出,落在花轿的前方。
恭侍一旁待命的宗室福晋们立刻上前,导迎着大格格走出凤舆,低身恭敬的接过她手中的苹果与金如意后,福晋们又递给她一个装有珍珠、钱币等各种金银财宝的宝瓶。大格格怀抱宝瓶,利索的跨过火盆,就进了毓庆宫。
从毓庆宫大门到后殿还有一段距离,大格格在福晋们的牵引下,穿着花盆底走的稳稳当当。后殿的门槛上设有一个马鞍,马鞍下压着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随着礼仪官的高声唱和,大格格高抬脚从上面跨过去后,就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被送到了洞房的帐子里头做好。
至此,奉迎太子妃的礼节仪式算是结束。后头那些拜天地,掀盖头,行合卺礼,吃子孙饽饽长寿面等等仪式自是热闹非凡,无法用语言描述。
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又以金线连柄,礼仪官将倭黑大人夫妇亲手酿造的甘甜美酒倒入两瓣苦涩的葫芦瓢中,胤礽和大格格各拿一瓢,同饮一卺。随后礼仪官又将这两瓣瓢严肃郑重的合起来,让他看起来依然是个完整的葫芦。
完好的葫芦象征着婚姻将两个人连为一体,永不分离;一同喝下又苦又甜的美酒,寓意着夫妻二人从此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可能是今天的气氛实在是太多热烈美好,也可能是亲人的热情太过高涨兴奋,一直坦然镇定的少年太子,牵巾三拜后牵着大格格被众人送入洞房后,用金杆挑起大红盖头的那一刹那,居然猝不及防的晃了晃神。
他第一次深切的意识到,自己成亲了,妻子是大格格。大格格很好看,浑身闪闪发光,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日出一样,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紧紧的抓着他的五官感知,震撼他的灵魂。让他于那一刻忘记了周围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