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8)
下来。”
“不过,那些人这些年浑浑噩噩的,一盘散沙,太子殿下你要用,估计需要多花点儿心思好好管教一番,或者是派几个人过去调度调度。至于开山收徒,重视人品的事儿,我们也是支持,武学传承尤为重要。”
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断在他们这些人的手里。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强身健体总是不可或缺的。
“如此甚好,黄百家先生的内家拳,孤也是一直在担心会断了传承,毕竟现在外家功夫,外物辅助比如火-枪火炮等等效果更加明显。”
“昨天晚上孤听了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孤觉得,这句话虽然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没有任何现实指导意义,但还是有一些道理。“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的兴亡,即使是低微的小老百姓都有责任,更何况是学武多年成就非凡的异人高人?”
嘟嘟宝贝终于从无脑小白话本里面跳了出来,开始看那些武侠话本。虽然还是话本,至少有了一定的逻辑,不再是天天好像程序混乱,被病毒入侵了一样。
傅山先生叹息,“太子殿下,你主张加强法家治国的力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侠以武犯禁,儒以文犯法。千年以来,华夏的这些所谓的侠客和文人,都被追捧的忘记了自己身为一个普通国家子民的基本责任。”
这些所谓的隐士高人,既然没有为国为民做一点贡献,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这个不满那么不满的那?就算是一个贪污了一些钱财的小县令,他也实实在在的为了老百姓做了实事,为了国家和人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儿。
屠夫杀猪,农人种地,商人跑商走货利通南北,工人研究各种用具功在千秋,他们那些人天天自以为圣贤,承接天地重任,却是连一个杀猪的都比不过,想想就可笑的慌。
胤礽笑了笑,安慰他们,“两位老师勿忧,一定都会好起来,这些贤者高人看到了华夏复兴的希望,会明白过来的。第一批外出留学的学子们已经归来,两位老师可曾见到?你们认为他们的表现如何?可有具体的可夸奖之处?”
“有些道道。”
石溪道人想到他亲眼目睹的那些画作,惊叹之余就是感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有机会和对方面对面的探讨切磋就更好了。可是他又想到,自己连大清国的山山水水都没有看尽,哪有时间和精力跟着年轻人去留洋折腾?如今能看到这些西方国家的名家大作,已经是幸运的很了。
傅山先生又是一声叹息,他更为关注的是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吉利国家的学术思想以及政治主张。限制君权,设立议会内阁,出海扩张等等,每一样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新奇,却又是那么的理都当然,合情合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