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6 / 7)
全部家产后,不得挥霍转赠等等,在她们百年以后都还是要留给该男子所出的子女们。
胤礽默默的在心里念叨,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除了妻妾名分的事儿做了清晰的划分以外,康熙皇帝还和这些翰林们刚刚还研究出来了,以后大清国的少年少女们合情合理,合法的成婚年龄,男子十八周岁,女子十六周岁。
其中男子低于十六岁不得完婚,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完婚,需缴纳白银五百两。女子十五岁之前不得完婚,在十五岁到十六岁之间完婚,也是缴纳白银五百两。
夫妻双方有一个不合格,比如男子不满十六周岁或是女子不满十五周岁,他们所生的孩子,朝廷就可以拒绝给上户籍或者以庶出论。
如果是像他自己,或者大阿哥的情况一样,在十二岁左右就完婚,必须等到女方满十六岁圆房不说,还要缴纳白银五千两作为罚金。
也就是说,过几天这些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康熙皇帝还要给户部送去一万两白银,作为他提前娶儿媳妇的代价。
一万两白银对于私库满满,财大气粗的康熙皇帝而言,当然没啥问题,就是表个态度的事儿。
只是这以后,从三阿哥三格格开始,皇家的阿哥格格们都需要严格遵守满十八岁,满十六岁才能大婚的制度了估计。否则以他将来弟弟妹妹们的那个庞大的数量,自家皇阿玛要被罚的银子,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吆。
本来打算过两年满了十五就圆房生娃的大阿哥,因为这个新鲜出炉的政策,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再等一年。胤礽一想到一心一意想要早日抱孙子的皇阿玛,这会儿在自个儿心里头会产生的郁闷憋气,就忍不住的想乐呵出声。
可是,就算现在他们做了这些具体细致的规定,也都只是根据胤礽折子的建议,结合当前大清的情况,给进一步完善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掉,女子学院的那些女孩子将会面临的麻烦好像。
康熙皇帝和这些博学多才的汉学大家们也都明白,他们刚刚商议定的这些方案,虽然对于大清国民风民俗的转变有着很好的影响,可是对于古华夏这一千多年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七岁不同席,授受不亲”等等男女婚姻礼法问题,都没啥实际上的改良作用。
皱着眉头沉思一会儿不得其解的康熙皇帝,很自然的就看向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小子今天真的惫懒。
他这个皇阿玛在这里辛辛苦苦的,和一群大老爷们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给他折腾出来的女子学院的这些女娃娃们的事儿擦屁股,他自己倒好,居然偷懒走神儿。
察觉到自家皇阿玛的不满,胤礽立刻在脑海里面呼唤,“嘟嘟快搜搜,历史上的民国时期有哪些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男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