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91节(4 / 7)

徐乾学是熊赐履的亲传弟子,和熊赐履一样推崇程朱理学,四年前因为他的大哥徐元文大学士的恳请,被康熙皇帝派了外任,现在好像是在云南那个地方做知府,听说政绩蛮好的。

秉承程朱理学□□的白鹿洞书院,最近这些年尽管有些式微,但仍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历史上的白鹿洞书院,因为明清两代程朱理学的盛行,在朱子先生把白鹿洞书院操办的红红火火以后,它的这些教规和办学模式,影响后世几百年。

后人要办学都纷纷效仿白鹿洞书院的模式,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后,更是让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凡是学习儒家文化的人都尊称它为“天下书院之首”。

而且,胤礽心里也非常认同,朱子先生写的《白鹿洞书院学规》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等等。

凡是学术思想,都是各有利弊,心学也罢,理学也好,不是说心学就没有缺点和不合理的地方。既然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个百家当然也包括程朱理学。

胤礽只是不想让程朱理学成为人们的生活准则,朝廷的治国方针,单单作为一门学术来说,程朱理学能够延续发展这么些年,得到天下文人的推崇,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优点和好处?

所以,待会儿还是提箱一下自家皇阿玛,让他派人查一下安世鼎大人,如果他真做了什么不法之事,就算皇阿玛顾忌他身为老臣的面子,宽容对待,也应该会对他做出一些训斥或是处罚,让他收敛一二。

至于白鹿洞书院,历史上记载,安世鼎深知汤来贺清守名节之志,则以入白鹿洞内是“入山非出山”也,终将汤来贺说动的时间是,今年的五月春?

胤礽被自己查到的资料惊到了,这可都六月了。要么是汤来贺先生已经上任书院主讲了,要么就是汤来贺先生也被他引起的蝴蝶效应影响了。

···

少年太子的心情真的是无比复杂。

怪不得石溪道人老劝说他什么,世间的事儿都是因果循环不休。让他谨记自己身为大清储君的身份,做任何事儿都必须深思熟虑,谨慎再谨慎,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现在这么一琢磨,还真的就是这么个理儿。

就像皇阿玛曾经教导他的一样,皇家人的一举一动都非同等闲。朝廷每做出一个决策或者动作,哪怕是极小极小的改动,也都会给下面的老百姓带来很大的影响,必须慎重小心的考虑周全。

越想心里升腾着的烦闷和焦躁越甚的胤礽,不自觉的就皱起了眉头。

一直都有注意儿子行动的康熙皇帝,立马瞄了行色外露的宝贝一眼。少年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