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2 / 6)
音律方面也是特别的有天赋有研究。
胤礽就努力的邀请他, 来担任两位弟弟的古音学和音律学老师, 教授他们《律吕新书》和《乐律全书》这些音律方面的学术著作,以及古华夏古音学的奠基书籍《音学五书》。
少年太子把弟弟们的功课都给大致的安排好了, 他自己的功课当然是更为繁重,因为他作为大清储君,必须要熟悉掌握的知识学问更多。
白天又是上课又是批奏折的忙了一天,晚上还做了一份玩具处学徒的考核试卷, 吩咐魏忠管事明天一大早就送到黄履庄的手里。一夜好眠的少年太子,第二天早上四点半,就精神饱满的随着生物钟的到来起床梳洗。
他今天上午的功课排的特别满, 不光有张英, 李光地两位老师的《周易》, 《史记》课, 还有梅文鼎老师的算法课。
李光地大人和张英大人都是胤礽正式拜师的老师, 多年来一直是认认真真的教导他四书五经, 百家典故等等,对于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速度也都非常的熟悉,已经不需要明说, 师生之间就可以默契的配合。
所以今儿三个小时的学习下来,师生三人和往常一样,都是非常的满意。
紧接着就是梅文鼎先生的算法课。
算法一道,胤礽可以说是,比当前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懂的都更多更深。
原因还是那句,他站在华夏四千多年历史的脊柱上,站在这四千年来所有伟人们的肩膀上。顶着这四千年来,世界各国无数伟大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嘟嘟这个百科全书一般的“金手指”帮忙,当然就是和他的太子常服一样,所过之处,金光闪闪。
但是胤礽对于这个出身书香门第,九岁就能熟读五经,精通史事,有着“神童”之誉,却一生致力于教书,著书,潜心钻研数学,不以科举为重,淡泊名利的算法老师,态度一向都很是尊敬。
涉猎广泛,著述颇多,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能诗能文,贯通中西,落笔成趣,出口成章。
梅文鼎先生讲起课来自然的就特别风趣幽默。跟着他上算法课,不光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你还可以学到一些不同领域的专业学问,就连一向调皮坐不住的几个小阿哥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个算法老师。
两下如此一结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梅文鼎先生和胤礽两个人单独授课的时候,经常是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的过程。
梅文鼎先生把他平时研究天文,历法,数学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都一一的记录下来,在上课的时候,向胤礽请教,虚怀若谷。
再把他所掌握的算法历法知识,用精炼汇总的语言和胤礽一一的讲述出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让胤礽对当前的数学,天文历法的研究现状,有个直观形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