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5 / 6)
学生们,在返回老家之前,还把王夫之,顾炎武,和他自己的一共九本要被当做教材的书籍,都重新的做了一番不小的修订和改动。
可是尽管如此,这还是一本属于华夏民族自己的,非常宝贵难得的,宣传资本主义民权法治的一本好书。
胤礽也认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把这本书作为教材已经是顶着自家皇阿玛的最底线了,所以他也就任其修改,暂时更是没敢提什么“三权分立”的事儿,只是把这些书籍的“原本”,自己都给留好一套而已。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人研究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都认为这本《明夷待访录》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卢骚的《民约论》或着洛克的《政府论》,类似于中国的《人权宣言》一样。
因为它使中国人完全以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华夏这一千多年来的君权制度。
而《内家拳法》一书,一则是胤礽顾着四阿哥和五阿哥对于外家功夫的“毫无天赋”,想让他们试试修炼内家拳法。
另一个方面却是,胤礽恍惚还记得曾经历史上的王来咸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
这句话,让未来的星际人,也就是在他上辈子的世界的人们,在研究古华夏内家功夫的时候,每每读之都叹息扼腕不已。
王来咸先生少年时期,跟着武当大弟子张松溪的传人同乡单思南先生,学习内家拳法。为人机警、沉静,不到困境绝境,绝对不出手。
与人搏斗中一般也都是以点穴制胜,从不伤人性命。王来咸先生本不打算收徒,最后却为了让这门功夫能传承下去,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在江南做馆讲学的,黄宗羲先生的小儿子黄百家,悉心传授这门功夫。
可是,哪怕黄百家写了《内家拳法》一书,对其大力推广,在黄百家百年以后,这门绝学还是彻底失传了。
胤礽想让古华夏的这门绝学传承下去,奈何王来咸先生说的太对了,当下社会,人人都推崇喜欢外家功夫,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无可炫耀”的内家功夫。
于是,胤礽就想到了他可爱乖巧的小弟弟们。一举数得,多好。
此时,为人刻苦努力,守礼敬学的黄百家先生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无逸斋的小课堂,他看着下面的两个皇家学生一脸难以掩饰的沮丧,尤其是五阿哥痴胖的样子,心里更是不乐意,显在脸上,也就让他看起来更加的刻板不近人情。
四阿哥,五阿哥,就算加上偶尔来上课的太子殿下,和两位小阿哥的哈哈珠子,满打满算也才五个学生。
这要不是他师兄万斯同和徐元文大学士的合力劝说,他压根儿就不会同意,来无逸斋给这几个皇家阿哥单独教书讲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