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3 / 6)
胤禛开蒙讲的有意思。”
五阿哥道,“太子二哥,确实是那样儿。胤祺也不想听老师讲课,就喜欢听小李子公公讲故事。”
听到弟弟们奶声奶气,委屈可怜的哭诉,和四阿哥说的情况,胤礽摸摸弟弟们的小脑袋,表示理解,“那太子二哥明儿,让翰林院和武英殿给你们印刷几本新的学习教材。”
“就按照小李公公讲的故事来编写,还画上图画。就和《藤萝日报》上面的一样,如何?”
几个小阿哥一听,瞬间不伤心了,齐齐欢呼起来,“好哦,太子二哥,太子二哥最好了。”
四阿哥和五阿哥对视一眼,瞬间理解了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心情,好羡慕好妒忌好像打击打击小弟弟们哦。
“四弟,五弟,你们目前的功课,对比学院里面的正规课程,有点儿少了。如果你们不去外面的学院进学,太子二哥要给你们加几门功课,比如《大清律》,顾炎武先生的理论,音律方面等等,都是要学习的。”
四阿哥···
五阿哥···
他们好想学着七弟和八弟那样张大嘴巴大哭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 嘿哈。 嘻嘻。 天冷大家注意保暖 。 我家这里下雨了又
第107章 飞机
不管四阿哥和五阿哥心里怎么的不情愿, 就像太皇太后经常说的那样,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小哥俩只能含着两眼热泪乖乖的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 武英殿就给他们送来了, 外面学院的学子会用到的所有教材, 有一尺高那么的一摞书本。
四阿哥和五阿哥各自捧着自己手里的这本, 比无逸斋的地砖还厚的《大清律》, 都是一脸的菜色。
下午的时候,小哥俩再看到容貌神情和《大清律》的封面一样, 严肃刻板的律法老师黄百家先生,真的是悲愤的要哭出来。
黄百家先生,字主一,号不失, 乃是黄宗羲老先生那位“能传父学”的小儿子。原来的历史书上记载他“幼承庭训,博览群籍,研习天文、历法、数学。晚年曾和万斯同先生赴京入馆, 以所学撰《天文志》、《历志》数种。”
在这个华夏历史上, 因为四年前修订《大清律》的那场轰动天下的巨大风波, 黄百家先生比曾经的历史上早了几年动身进京。
当年, 他和“代父进京”的王颁先生, 一路照顾着父亲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 在康熙皇帝派去的侍卫们的保护下,安全的到达京城后,就一起参与了《大清律》的修订。
历经几次磨难的新版《大清律》修订好了以后, 其父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就启程返回老家,他就和王颁先生,随着其他的师兄弟们一起,都留在京城的新办学院里面,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