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72节(3 / 6)

当然,也幸好胤礽没有读心的本事,否则他真的没法儿保持自己活了几百年的冷静自持。

其实,他也清楚,自己皇阿玛这两年特别念旧情的原因,尤其是对那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老臣们。

皇阿玛是想着,既然现在国家富裕了,国库暂时不缺钱了,就松松手,让他们的日子也都好过一些。

给这些老臣加薪酬涨俸禄,胤礽大力支持,国家不缺钱了,当然是大家一起花,总比让他们跟老百姓伸手要银子花,强吧?

经常给那些真正的清廉官员们,赏赐一些银两补贴,胤礽也大力支持。

比如汤斌大人,确实是克己奉公,清廉守法,一辈子没拿过老百姓一根针,一个线头。一家人清贫朴素的过日子,家里有谁生个小病就是天大的灾难,朝廷当然应该帮忙解决他的家庭困难。

可是那些天天倚老卖老,经常跟皇阿玛打秋风的老臣们,真的是很可恶有没有。

明明不时的收受商人们的供养,吃得红光满面,肚大腰圆的,还天天故意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他面前晃悠,学着汤斌大人的样子,来和他哭穷。好似哭闹一场后,他们就和汤斌大人一样廉洁了似的。

真真是岂有此理。

胤礽不想惯着他们这些人,一开始还是好言好语的劝说解释,或者是严词拒绝,后来直接置之不理放任不管。

任由他们怎么闹腾,就是不借钱。闹的他烦了,影响他做其他事儿,就吩咐一声刑部和大理寺,去查他们的家底儿。如果真的查出来谁家确实是没米下锅,可以,朝廷给银子,不用打借条儿。

一次两次的这么折腾下来,那些人可不就鹌鹑一样,老实了吗?真是苦日子熬过来了,好日子反而不想过了,才这么愚不可及的,可劲儿折腾。

不过他们想的也没错儿,皇阿玛就是这样的性子,就吃他们这一套。原来的历史上,不就是这些人把国库生生的给借空了吗?

胤礽本来,就对自家皇阿玛这个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一直存着点儿小意见,更何况是对那些开始变得奢靡无度,讲排场,比富贵的臣子们?

所以,即使他现在感受到了,自家皇阿玛对于他打算安排四弟进户部的委屈郁闷,也大体能猜到其中的原因,却是不想搭理,面无表情的继续说着他对四阿哥的前途安排。

“皇阿玛,儿臣这几年发现,四弟变得有点儿话痨。如果让他批复折子的话,估计每天要写很多很多的字,会非常的劳累。而且他一坐下来写字,就会忘记喝口水休息会儿。”

胤礽以前认为历史上的四弟喜欢在折子上大肆“吐糟”,倾吐心声,是因为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可是这两年他已经可以确认,四弟他就是一个小话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