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3 / 6)
天地人伦,阴阳调和之意。
还有一种说法儿,认为天是世间最尊贵的,当属十全十美。帝王仅次于天,是天之子,所以叫九五之尊。
总之,康熙皇帝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他这个皇帝的态度,他的太子,当得起“九五之数”,未来的帝王之尊。
发现儿子又有了纠结疑惑的苗头,一副想说什么,却还没反应过来的样子,生怕儿子又“瞎琢磨”出来一推的大道理来反对他,康熙皇帝赶紧出声打断儿子的思考,“皇阿玛已经吩咐礼部,按照你的意思,重新做个章程出来。”
“也派人给倭黑传了话,让他把阿茹娜的嫁妆单子再做一些调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就放心的等着当新郎官就是。”
紧接着不等儿子说话,康熙皇帝话题一转,“你刚刚去玩具处看了,都做了什么安排?”
说起正事,胤礽立刻收拾纷乱的思绪,严肃起来,“回皇阿玛,儿臣和黄先生谈了要研制飞机的事儿。”
“首先一点是选人。两天后,儿臣和黄先生先给玩具处所有的学徒们做个摸底儿的考核,然后再给那些老匠人们做个分析总结安排。”
“最后把考核合格的,有天赋才华的一部分人,集中到一起,和他们说说研制飞机的事儿,听听他们的个人意愿如何。”
“其次就是飞行实验的驾驶人的人选问题。黄先生对于安排其他人,做这项有生命危险的飞行实验,心里压力非常大。儿臣也在考虑,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这些飞行实验驾驶人的人身风险。当然,降落伞是必须有的。”
康熙皇帝沉吟一番,“降落伞?你说的是大约三百八十年前,在元朝的一位皇帝登基大典中,宫廷杂耍艺人表演的那个跳伞节目?”
“皇阿玛您真是博学,这些芝麻粒儿的小趣事儿也记得清楚。儿臣说的降落伞,就是从杂技表演开始发展起来的。”
“华夏的跳伞表演广为传播后,后人因为空中逃生和高空降落,这些战争中的迫切需要,就根据艺人表演跳伞的原理,慢慢的改进出来降落伞。”
康熙皇帝对于儿子的夸奖嗤之以鼻,“小子自己没有见识,今儿居然还敢逃学不好好上课。”
“须知西汉时期,《史记·五帝本纪》里面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华夏人就有使用“降落伞”的法子从高处安全落地的事儿。”
胤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皇阿玛,您说的这段,儿臣记得。 《五帝本纪》中的确有写道,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得不死。”
康熙皇帝冷哼一声,小子也就是仗着记忆力好,书去都没读到心里去。“难得你还能背出来。好好的上古圣人典故,居然说成是杂耍艺人的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