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2 / 7)
供水,防洪,灌溉等等,再考虑如何选址,规划。到了宋朝时期,华夏的排水系统研究已经高居世界前列,而元朝在宋朝高度发达文明的基础上建造的北京城,更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当年刘秉忠先生在选择城址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供水和漕运的要求,,城市设计既体现了《考工记匠人》的礼制思想,又有“象天法地”的意匠,而且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刘秉忠先生的学生郭守敬先生负责排水系统的设计建造,充分利用了地上水源开渠引水,修建了完善的明渠暗沟排水系统。排水设施的建造先于或者同时于城市的道路,宫殿,宫墙的建造,因势利导,根据地形铺设排水管道。
前朝和现在的大清都非常重视城市排水系统,不光保留和疏通了大部分元朝留下了的沟渠,还增加了一些明沟。清世祖顺治皇帝也就是先帝爷,设置了很多水官,对内外沟渠进行责任到个人,分段管理,定时疏通。 “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
说实话,后世华夏大开发时候,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管地质结构,城市整体规划如何,填沟修路,填湖造房,种种行为,其实是对蓝星的城市很大的破坏。
“内城这一块的排水,当年先帝就一直很关心,皇阿玛这些年也是丝毫不敢放松排查,这个月先找个时间再抽查一次。” 既然决定了有商家加入,人手和银子都不缺,南北城就基本不用担心了。至于内城,只要他们不动根基,不做破坏,随这些八旗勋贵想怎么折腾吧。
“皇阿玛英明。儿臣有事要奏。” 胤礽眼看着皇阿玛要开始批阅奏折了,起身给康熙皇帝行礼。
“儿臣查看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件事,贱籍。不得入良民正户,不得科举。胤礽不是很懂,缘何有贱籍这种歧视性的,没有丝毫同为人类的同理心的籍贯的存在。但是儿臣知道,当年四弟登基后,废除贱籍一事乃是开先河的大功勋,让后人铭记。”
“皇阿玛,儿臣恳请,现在开始,逐步废除全国贱籍,给他们入正户,允许他们购买或者建造属于自己的住宅,哪怕是租赁也好。”
“胤礽觉得四弟说的对。那些渔民,铺鸟人,等等,他们没有触犯任何大清律列,辛苦劳动供养家小,非常值得同情。”
“可以不让他们参加科举,只考虑让他们可以自由的购买或者建造自己的家也行。人活一世,每天辛苦奔波劳碌,所图的不过就是一家和乐,衣食住用行无忧而已。”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每一个勤劳诚恳的大清子民,应有的权利。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儿臣不知道四十年后是否还会有大臣奏报此事。可是不管如何,儿臣现在既然知道了,实在无法心安理得等那四十多年。”
小太子低着头,没去看康熙皇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