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7节(3 / 7)

臣给您实际演示一番。”

小太子兴致勃勃的提议,自从他开始研制蒸汽机,皇阿玛都还没有到过玩具院看看。

康熙皇帝捏了捏眉心,他当时一时气愤取了玩具处这个名字,臭小子就真的给他弄了个玩乐场出来。难道朕要庆幸当初没取名吃喝处?

“年后皇阿玛就去逛逛。昨儿个朕去了铁匠处看看。戴锌他们不负朕望,做的很好。这是他让我带给你的,你来看看。” 康熙皇帝说着,摸出来一把崭新的新型火铳。当然,是卸了子弹的。

胤礽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精神力一铺开,这把火铳的内部结构就一目了然了。手指动了几下,就把这把火铳给拆开了,倒是把在他站到他傍边,守着他的康熙皇帝给吓了一跳。

拿着各个零件,都细心的看了看,小太子点点头。自动转轮六发连击,以大清目前的水平,戴锌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属难得了已经。

“皇阿玛,戴锌大人确实是做的很好。” 说着起身走到他的那张还没被撤走的小书桌,提笔画了起来。

“皇阿玛,这是两张枪械图。您可以让戴锌好好研究研究。” 小太子吹了吹冲墨迹,递到了康熙皇帝面前。既然戴锌能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上,造出来如此高水平的火铳,那么研究这两张图纸,应该不难了。

说实话,以康熙皇帝最近被戴锌科普的眼力,面前的这两张纸,尽管看不大懂,可也知道他们的份量。没有这些图纸,大清国再研究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发明制造出来。

他看着小太子,心里又涌起来那个想法,到底是什么人,能记住这么多的绝密军事资料,还能记得那些玻璃啊,精油,肥皂啊,这些方子?

小太子的精神力还没收回,感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好奇。认真回答:“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最为实用,易于生产,精准可靠的火铳,虽然它们不是最完美的。”

“它们的设计者都是天才,就像黄履庄一样的天才。戴锌的能力在于改进和制造,在发明这一块还有所欠缺,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实际情况造成的吧。”

康熙皇帝抽了抽嘴角。实际情况?不就是说他以前重视洋人压制汉人吗?

小太子看着康熙皇帝的表情,有点迷茫,难道皇阿玛好奇的不是这个?

康熙皇帝看着小太子懵懵懂懂的样子,终于没忍住抚了抚额头。“这些图纸你都有?火炮的有吗?”

小太子接着拿起毛笔,慢慢的画出来一副简单的,二百年后常用的火炮图。 “皇阿玛,请看。大致的原理其实和火铳差不过,后膛装填炮-弹,在利用螺旋膛线改进一下精准度和射击距离,关键是这里,可以缓冲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的弹性炮架。”

“弹性炮架不光可以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大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