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 / 4)
出面。
那人跑了一趟应县,亲自给洪世宣带了苏氏的“亲笔书信”。
书信自然不是苏氏写的,不过,苏氏字迹颇为幼稚,最好模仿。苏氏识几个字,当初作为童养媳呆在董家的时候,有跟着董家的少爷们识过字看过书。
一万两银子的事情发生后,洪世宣一直都很着急。他想去富阳县问问清楚,但是又怕事情败露,不敢去。
此番见线人拍着胸脯说风头过去了,苏姨娘想找他商量接下来的打算,洪世宣这才松了口气。
那些所谓的安插在柳家铺子里的苏氏的亲信,其实都是洪世宣的人。是洪世宣提早选好了人,再给苏氏递个信,苏氏只要按着他说的跟柳重山举荐就行。
说到底,若没有洪世宣与她里应外合共同算计,她也没那个能耐。
顾晏在差人给洪世宣送消息的时候,同时也给洪太太递了消息。
所以,洪世宣正要走,洪太太便出来了。
“老爷这是去哪儿?”
洪太太四十左右的年纪,中等姿色。长脸,颧骨略微有些高,丹凤眼,面相有些严肃。
洪世宣是甩手掌柜,家里大小事情,都是洪太太说了算。
看到自己娘子,洪世宣一下子怂了。
“我去一趟富阳。”洪世宣讨着笑,亲自去扶着洪太太手,“娘子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洪太太没回他的话,只问:“你又去富阳做什么?”
就刚刚一念之间,洪世宣已经想好了借口。
“重山媳妇走了,作为多年的好兄弟,我去看看他。”说罢,洪世宣重重叹息,“他的那个媳妇中看不中用,就是一绣花枕头。走就走了,有什么好伤心的?”
见自己娘子朝自己看来,洪世宣笑着,颇为暧昧地说:“娶妻当娶贤,还是娶一个娘子你这样的贤妻有福气。你瞧,娘子你本事,我倒是乐得轻松不少。”
洪太太说:“你也别落井下石。去看看可以,但是记得早些回来。”
“那是自然的。”洪世宣应着,瞄了眼自己娘子,说,“最迟明天晚上前回来。”
洪太太不动声色,只叮嘱:“路上小心。”
待得等洪世宣离开后没多久,洪太太便也吩咐备马车,她要亲自去一趟富阳。
*
顾晏柳芙两个,先是去了郭氏那里。
顾家的情况,柳芙不便告诉母亲。所以,是顾晏亲自告诉了岳母。
并且,也亲口邀请岳母跟着顾家一道上京城去。
顾晏表述能力强,只三言两语,便交代清楚缘由跟目的。郭氏听后,久久未开口说话。
“娘,您怎么了?”柳芙轻轻推了母亲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